东北网1月30日讯 市场化牵引,城中村改造迈上新路。2011年全市计划整体搬迁9个村,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与居民住宅置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在新选址住宅区上有住宅的农户,实行同等面积置换,其他农户享受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和泥草房改造优惠政策。茄子河区宏伟镇的鹿山村、京石泉村,桃山区万宝河镇的万宝村、桃山村,新兴区红旗镇的红鲜村、红胜村、东升村和曙光村等整体搬迁工程已全面展开。勃利县拆迁荣兴村城市棚户区77户,建设世纪新村C区,主体现已完工;拆迁蔬菜村城市棚户区174户,建设建业新城,工程已竣工;圣地亚7号小区1200套工程项目基本竣工。桃山区万宝村整村改造建设项目一期352户居民已全部搬迁完成,二期工程正上报省国土厅待批。良种场村已经列入北岸新城建设计划中,已有24户顺利动迁。茄子河区中心河乡全面启动农民公寓三期工程,新建农民公寓楼24栋。宏伟镇鹿山村、京石泉村“山泉新苑”农民公寓,一期工程竣工,已搬迁339户,惠民二期棚改工程项目已纳入市棚改办统一运作。
试点牵引,小城镇、新农村齐奔新路。重点抓了省市确定的各两个试点镇推进工作。万宝河镇万宝村垂钓园工程在一期基础上,又建设了三座景观房及混凝土仿生回廊110米,投资350万元将2.2万平方米的鱼池改建荷花池;茄子河区中心河乡农民公寓三期,有15栋楼已开工建设。进行了富山村富山屯120户沉陷区村民搬迁合并到富山村宝山屯及峻山村半截河点撤并准备工作;勃利县启动了双河镇省级“百镇建设”工程,已投资1400万元,按规划进行镇内道路建设、西大沟治理工程及东方红村休闲广场建设,并开工建设3栋农民住宅楼。金沙新区大力推进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应龙山花园小区项目一期工程提供住宅240套,完成鑫达新邨小区项目详细规划设计,经济适用房项目已竣工,提供保障性住房202套。全市开展了齐帮共助农村新型居民区建设。市财政下拨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658万元,重点扶持茄子河区铁山乡五星村、立新村,茄子河镇兴龙村,新兴区长兴乡东新村建设,其中茄子河区铁山乡五星村扶持资金300万元、立新村100万元和茄子河镇兴龙村100万元,新兴区长兴乡东新村150万元。企业帮村工作广泛开展。全市所有煤化工企业、煤矿、建筑企业以及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餐饮业都参与帮村工作,共有122家企业、136家煤矿和122家市直中省直单位参与新农村帮建活动。
体制革新牵引,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呈现新动向。农村社区建设正逐步铺开。茄子河区启动20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建设。投入20万元,用于东胜、四新、五星3个社区的村屯绿化和一站式办公大厅建设。新兴区重点做好长兴乡马鞍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实行合署办公。桃山区万宝河镇桃山村建设了服务大厅,安装了电子大屏幕。各村的“一厅、二站、二室、一广场”已建设完成。桃山区以桃山村为试点,探索启动了“农事村办”工作,明确五大程序、八大项工作内容,基本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土地流转工作迅速推进。全市2011年上半年土地流转30万亩,土地流转累计已达到100万亩。万宝河镇八道岗村、万宝村实施了整村土地流转。各类农村联合经济组织不断增加。2011年共发展了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即七台河市铁山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七台河市叶东玉米专业合作社、新丰收玉米专业合作社、勃利县金塘养猪专业合作社。茄子河区推进5个专业生产合作社的正规化典型建设。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增至58个,有效地促进了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新兴区组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红胜蔬菜协会,推进了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目前已有4家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省验收标准。
持续倾斜牵引,财政支农力度迈出新步伐。2011年市财政和各区县财政共计投放城乡一体化项目资金和扶助资金约6.5亿元。金融支农政策连续出台,引导七台河市各家金融机构加大“三农”贷款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同时提高农村信用社存贷比监管标准,增加支农贷款投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选择勃利县作为试点地区,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截至去年11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宣传和投放力度,“三农”贷款余额为451872万元;累计投放3457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208万元,增长7.93%;累计支持48639户农户,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基层建设牵引,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继续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从农村选拔6人到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学、畜牧兽医等技术类专业。提高村干部待遇工作已经在全市推开。桃山区把村干部奖励指标与工资挂钩,多劳多得,多奖多得,在保证村干部补助待遇的基础上,大大促进了村干部想正事、办实事的积极性,全面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框框,真正起到了“鼓励干的,鞭策看的,推动慢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