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构筑“大水利”格局 实现以水兴业、丽城、惠民
2012-01-31 17:34: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俯瞰松江湿地水利景观。资料图

  东北网1月31日讯(记者 顾硕) 2011年,黑龙江省水利厅落实资金157亿元,建设工程359项。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其中新增大型喷灌30万亩;新增水田615万亩;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万亩。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114亿斤,实现“八连增”,总产量和商品粮均为全国第一。水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成后的松花江北岸湿地风光。资料图

 
西泉眼水库。资料图

  把“大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水利作为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和龙江发展全局的关键措施,将“水利化”和“大水利”作为龙江农业“八化”和“四大”之首。

  “要建设涵盖农田、防灾、民生、生态、航运、旅游等内容的‘大水利’,实现‘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目标。”省委书记吉炳轩作出战略部署。

  省委召开全省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多投资、更强措施,加强水利建设,并把2011年定为全省“水利管理年”。


 
湿地一角。资料图

  为“大水利”建设创建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

  2011年省委的1号文件是《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拓宽水利建设基金投资渠道,增加基金规模,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5%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江河治理新增的建设用地按政府获得收益不少于30%的比例用于当地水利建设;从有防洪任务和水资源短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各地、各部门把政策转化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真金白银”,形成举全省之力治水兴水的浓厚氛围,有效破解水利资金瓶颈。

  2011年,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57亿元,创历史新高,一年投资比“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总和还多20亿元。

 
湿地塔头。资料图

  为“大水利”建设描绘优先发展的宏伟蓝图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黑龙江省水利部门勇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科学描绘“大水利”发展蓝图。

  “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亿元,实施农田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滨水城市等“十大工程”,构建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水利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

  完成国家“节水增粮”行动规划任务,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水库兴利库容达到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调控能力由13%增加到18%;水田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73立方米,为“十二五”末全省粮食总产冲击1500亿斤目标夯实水利基础。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

【专题】2012年龙江抗旱备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