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7日讯 问起泰来县和平镇长青村村民朱正国家去年花12万元新建的96平方米新砖瓦房时,合不拢嘴的他回答得很简单:“宽敞、舒服。”
“太阳能、卫生间、上下水,这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住的楼房差。”朱正国爱人卢凤侠一边接茬说:“现在这条件要比过去强上百倍千倍,以前住的是30多年的土房,冬透风夏漏雨,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不感谢党的好政策那是丧良心。”据村委会工作人员王春阳介绍,自2008年以来,长青村已有50多户村民搬进了楼房,70多户的泥草房变成了砖瓦房,全村砖瓦化率达95%。
还是龙年正月,来到了刚刚喜搬新楼的王殿伍家。王殿伍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爱人姚金黄打理着新房的卫生。对于如今的好日子,王殿伍说:“这些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今年花20.2万购买的92平方米的楼房过年,那可真叫个享福。”他爱人姚金黄说:“以前,住泥草房面积小不说,大过年的屋子还上冻,活受罪。现在住洋楼、看彩电,吃的用的样样齐全,小日子过得可滋润了。这不,春节前和老头子上县城买了不少年货把冰箱装得满满的。”
农村泥草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础。近年来,为加快农村泥草房改造步伐,改善农村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泰来县坚持“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齐心协力推进泥草房改造惠民工程建设。为确保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业骨干,深入村屯宣传引导,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泥草房改造的积极性,并设立了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咨询电话,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还派相关人员到省内外对泥草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吸取成功经验,确保了泥草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该县对符合乡镇、村屯规划,履行建房审批手续的泥草房改造免收建房所涉及的相关税费,扶持帮助建房户规划选址、审批、放线、协调贷款、找施工队等一系列工作,大大加快了泥草房改造进程。
为提高泥草房改造工作标准,该县坚持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近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在泥草房改造规划上与村屯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房屋改造重点规划相结合,与水电路和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整治紧密结合,科学地编制了《泰来县泥草房改造八年规划》,同时对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和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为农户设计了大、中、小三种适合当地特点的户型,积极进行推广,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2008年以来,泰来县已有10053户泥草房改造住户喜搬新居,建造面积达90万平方米。全县还将用四年时间完成对剩余的15136户泥草房住户改造,届时泰来农民将彻底告别简陋泥草房,住进亮堂新瓦房,圆他们期盼多年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