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自助银行按钮门禁形同虚设 导致命案劫案频发
2012-02-08 06:33:3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孙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8日讯 近日深夜,两名醉酒的储户来到道里区一24小时自助银行取款,由于意识不清醒,一连3次都没有准确输入密码。此举遭到了一夜晚专门在自助银行内“打地铺”男子的嘲讽,双方发生争执,并动起手来。10分钟后,“打地铺”的被打倒在地,凌晨被人发现时已经死亡。无独有偶,一囊中羞涩的无业男子伪装成储户的样子,专门在自助银行内盯梢势单力薄的女储户,待其在提款机上操作时,便伺机进行抢劫。

  记者从道里公安分局了解到,每到夜晚派出所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报案,市民称前往自助银行取款时,却发现屋内始终逗留着不明身份者,担心取款遭遇意外,只好报警求助。面对这种情况,民警只好陪护市民完成存取款业务,或让在室内逗留的不明身份者暂时回避。

  自助银行的方便之处,就在于储户可以在银行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随时办理存取款业务。那么在发案率相对较高、防范薄弱的夜晚,银行保障储户隐私和安全的门禁系统又是怎样的呢?4日,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发现, “一按即开”和“一推即进”是自助银行门禁系统的“通病”。

  在嵩山路的中国邮政储蓄开发区邮电支局的自助银行记者发现,门禁按钮损坏,一推门即可进入。在嵩山路31号的工商银行黄河支行的自助银行门前记者看到,只要按下按钮,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自助银行。随后,记者连续走访了嵩山路55号的中国银行、经纬街与经纬十二道街交口处的建设银行、红旗大街和黄河路交口处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自助银行均发现了类似问题。记者发现,多数自助银行都从银行“独立”出来,开辟了独屋独门,无需进入银行便可直接办理业务,这种方便性也带来了治安管理的漏洞。

  记者从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了解到,从2004年开始,各家银行的24小时自助银行先后安装了读卡功能的门禁系统,即储户凭该行借记卡、信用卡刷卡进门。这种智能化管理的门禁系统在运行中弊端渐出:第一,这种门禁系统只有读磁卡功能,没有校对卡“身份”的功能,以至于用积分卡、会员卡等带有磁条的卡便可开门。第二,一旦自助银行内发生紧急状况,无卡者无法进门实施营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南方一些省市相继发生了高科技犯罪案件,即不法分子在门禁处安装读卡装置,可复制银行卡里的一切信息,包括姓名、存款额等,接着他们又利用在ATM柜员机上安装的微型摄像头“打探”到储户输入的密码,如此他们便复制出一张与储户一模一样的银行卡,再堂而皇之取款。

  2010年,为了规避高科技犯罪,各银行又相继将“读卡门禁”改成“按钮门禁”,并在自助银行内安装监控摄像头。然而,这“按钮门禁”防君子,难防小人。

  4日21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上海街的一招商银行自助银行看到,自助银行就设立在营业大厅里,每次有储户进出在ATM机操作业务时,银行保安都会在一旁值班监督,储户们很有安全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哈市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储蓄网点,在建设之初便将自助银行的安全保障列入到银行的整体规划中,即夜晚在大厅内值班的保安既可照看银行柜台之内,又可以顾及到自助银行。 对此,黑龙江大学教授张奎志认为, “读卡门禁”有漏洞, “按钮门禁”又形同虚设,在抢劫、寻衅等案件接连发生的背景下,银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如加大保安管理力度、储户信息验证门禁系统等措施,切实维护储户安全。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