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月1日起实施
2012-02-08 08:39: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魏林 武丽文 桑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8日讯 2011年我省非公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占全省GDP51%,撑起全省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但占非公经济主体的我省中小企业依然饱受创业难、融资难、招工难等难题困扰。2月1日,《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为中小企业发展制定地方性法规,旨在鼓励、引导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在这个全社会呼吁创业、创新的春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中小企业,为其把脉开良方。

  1

  窘境

  中小企业跑得快羁绊多

  省工信委副主任赵磊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我省中小企业的窘境:创业难、融资难、负担重。目前中小企业虽然进入我省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却羁绊过多。如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解决难题,管理部门百思求解。

  “虽然融资难是全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同一难题,但我省中小企业有其自身原因。其一我省金融体制机制不灵活,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其二我省中小企业存在资信低、管理不规范、企业制度不健全、缺乏长远规划的问题,即使有社会资本想要参与也会被这样素质不高的企业吓住。我省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科研队伍的参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程度低。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不够宽松,企业负担重,存在‘盖章难’、‘办事难’,创业氛围不浓。”赵磊说起这些的时候颇感无奈。他同时说道,虽然我省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以2010年为例,我省中小企业规模仅是江苏的1/5、辽宁的1/2。“中小企业的发展快慢已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又是国家提出的中小企业服务年,作为主管部门我们真的感到了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赵磊说。

  2

  求解

  为创业融资难题开处方

  在谈到创业难话题时,赵磊给出了这样的破解之道:“我们要从改善创业环境开始着手。首先要成立省市级的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结合‘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的政策,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实行中省直部门帮扶制度,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其次,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公共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办事不再难,还可提供融资、研发、检验、检测和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提升企业素质,帮助企业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针对融资难题,赵磊建议:“工作中地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最大。所以建议政府可以采取注资的形式,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也可予以奖励。省市级政府要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金,为业绩突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补充资金,提高担保能力。省市级财政预算应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的增长而增加,并且保证专款专用。”

  3

  立法

  条例保障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我省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好政策落实难、执行难的状况屡有发生。为中小企业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撑起保护伞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2年的春天,发展中的黑龙江中小企业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礼物:《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于2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条例在对中小企业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创新推动、市场开拓、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6大方面进行了立法。

  “该条例起草是由省人大财经委、省政府法制办和省工信委共同组成的立法工作组,先后赴吉林、山东等省份进行立法考察,又在省内6个地市和8个县进行调研,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多番咨询和论证,九易其稿,在2011年12月终于在省人大通过了。”赵磊说。

  《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是我省历史上第一部专门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一方面可以将我省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从而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法规将人才、钱财向中小企业引导。”赵磊举例说,针对我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的问题,《条例》专门做了5条鼓励创新的规定,而首次明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以评估作价参加创办中小企业的新规,不但降低了企业创业的门槛,更将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

  此外,《条例》在第一章中就规定中小企业的财产权、经营权、公平竞争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开章明义,告知中小企业的权益和义务,既有利于保护企业,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又可以保护职工权益,倡导依法经营,建立诚信,留住人才。这是因为保护企业权益、打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为中小企业‘输血’。监督企业诚信、规范企业发展是为中小企业‘造血’。只有‘输血’与‘造血’功能兼备,我省的中小企业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省工信委副主任赵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