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8日讯 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增加了节日气氛,然而不少市民发现,相比往年,哈市龙年除夕夜的鞭炮声少了很多。记者采访了烟花爆竹销售点、哈市环卫办了解到,烟花爆竹销售在哈市遭遇寒流,批发量同期减两成,有的年轻人直言“除夕夜放一两挂鞭意思一下就行,现在娱乐活动这么多,外出聚餐、旅游都比放炮有意思”。对此,哈市民俗专家表示,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娱乐方式的增多和消费环保观念的改变,烟花爆竹正悄然离城市居民愈来愈远。
市民的自然选择:
大幅减少鞭炮开销
市民董先生从事货站运输,往年为图吉利车行平安,除夕夜、初一、初二以及初七都要燃放半小时的烟花爆竹,而今年却只在除夕夜放了十分钟。“物价天天变,所以消费观也在变,放那么多也是浪费钱财,以后只要简单放一点就行了。”董先生说。
在正月十五之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遍布哈市大街小巷的鞭炮销售摊床开始了降价甩卖,降价幅度达到了二至三成,但购买市民仍旧寥寥。
5日,记者在南岗区马端街上的烟花爆竹摊前看到,过往的行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在鞭炮摊前驻足,少数几个停下的人也只是简单询问一下价钱。二十分钟里,只有一位男士购买了30多元钱的鞭炮。
一家销售点的摊主尹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差了不少,老百姓买炮都先算账,一般都是少量购买一些烟花和小鞭炮,大的烟花到现在一个也没卖出去,照这种情形看,今年进的货肯定会剩下不少。”
邮政街一家鞭炮销售摊点摊主姜先生懊恼地说:“别提了,货都压手里了。今年我进了3万多元的货,还有三分之一没卖出去,今天只能挥泪大甩卖。平时售价100多元的礼花,今天五六十元就卖。今年鞭炮特别不好卖。”
市场的必然趋势:烟花爆竹批发量减两成
据哈市鞭炮烟花专营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哈市今年烟花爆竹新增品种300多种,共有1000多种的烟花供人选择,但今年的批发量却比同期下降了两成。近几年,哈市一些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点预定销售投资量虽然没有多少下降,但每年限放结束后,返回仓库的保存量却比5年前翻了近一番。
家住康健小区的赵女士正月初七从外地回到哈市,她惊讶的发现,与往年小区里鞭炮碎屑满地的景象不同,今年小区里格外干净。
该小区物业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区今年燃放鞭炮比往年少了很多,所以纸屑也大幅减少,往年清扫小区至少需两个人,今年一个人就够了,而且一天一清,不需积压。
记者走访哈市一些街路、小区发现,与往年相比鞭炮纸屑垃圾少了许多。3日,在安心街上,环卫工人王大姐告诉记者,今年雪小、炮屑少,他们的工作相比轻松了许多。
7日,记者从哈市市容环卫办获悉,随着元宵节的结束,经统计,今年哈市因燃放鞭炮产生的纸屑垃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大约两成。
城市的共同愿望:舍弃鞭炮过个“环保低碳年”
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为何有所降温,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对此都理智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放鞭炮虽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我们生活的空间已经不再是人员稀少、地域辽阔,而是高楼大厦林立现代都市。个体建筑内建筑格局复杂、装修材料多元化,一旦发生火灾将损失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燃放鞭炮带来的危害远比欢乐多。”哈市市民李义宏是一位“禁放”鞭炮的支持者,他认为,春节时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鞭炮所能带来的喜庆气氛、欢乐景象与鞭炮所带来的风险相比,是完全可以被取而代之,甚至让这一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鞭炮退出市民燃放的舞台。
在采访中,众多的年轻人与李先生观点相一致,21岁的大学生张威对记者说,“过年过节放一两挂小鞭意思一下就行,现在娱乐活动很多,外出聚餐、旅游,在家上网等都比放鞭炮有意思。”
“今年空气太干,家里老人气管不好,就怕春节放炮空气太差犯病。”的哥胡战春对记者表示,他从前都是从新闻里听低碳环保,认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可随着父母的气管越来越差,他也开始关注环保,而且他注意到,哈尔滨这样的工业城市生活不同于农村,跟南方沿海更是没法比,空气质量完全取决于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你想想,哈尔滨就算100万户家庭,一家一天放一挂鞭炮,哈尔滨得让烟熏成啥样?”
虽然今年的烟花爆竹销量和燃放量都显著减少,但市民刘静仍希望更少一点才好,最好明年就禁放,“我儿子六岁了,春节时得了感冒,刚好,本打算十五带他去中央大街,可后来一想,晚上肯定都会放炮,街上的烟味肯定对孩子的身体又影响。”
专家的理性思考:
告别惹祸鞭炮
态度应决绝
“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习俗,但是放鞭炮引起火灾,放鞭炮误伤人身,还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如同隆隆炮声,让老人小孩惊吓不小,烟花过后产生混浊空气,对于越来越讲究健康的广大市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哈尔滨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处长万利民教授对记者说,“落寞”的烟花爆竹正步入“告别之旅”,同时也显示出大都市的发展趋势与文明的进步,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民生发展势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老百姓的认识,烟花爆竹带来的社会问题势必在发展中得到正视解决。
“燃放烟花爆竹,结果炸得街道硝烟弥漫如同战场,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高楼林立地形紧密,家家户户扎堆放炮,势必带来安全、环境等等社会问题”。万利民说,更多市民开始注意理性消费,对疯狂“烧钱”的举动会冷静思考,放几个鞭炮意思意思,也是可以的,但大把大把掏钱买鞭炮的人今后会越来越少。“低碳过年并没减少春节气氛,随着人们对环保观念的加强,多呼吸新鲜空气才对大家身体有利。因此,消耗钱财、破坏环保的行为正被理性而健康的消费观念所替代,这也是大势所趋。”
万利民认为,燃放鞭炮是几千年的传统,“禁放”的话题势必阻力重重,不过在哈尔滨这座北方都市里,不论是“限放”还是推出传统鞭炮的替代品、开发绿色环保型鞭炮,任何既能解决传统鞭炮带来的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弊端,也能保证我们的民族传统不被丢弃的方式都是可取的,也势必被将百姓、城市所接纳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