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气象部门发寒潮蓝色预警 专家:降温与欧亚极寒天气有关
2012-02-08 10:06: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8日讯 7日7时许,哈尔滨市民张琳刚出家门便感受到一股寒气,张琳知道,降温了。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更让她找到了久违的冬天感觉。上车后,广播正在播报天气预报:哈市气象部门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未来24小时降温10℃。张琳心想,“难道传说中的‘极寒来了’?”

  雪后降温10℃

  “刚下完雪就降温10℃,太冷了。”一位身穿大衣在等车的女子对同伴说。6日15时,哈市气象部门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雪后哈市气温下降8-10℃。7日13时,哈市的气温为-14℃,比6日13时气温下降了9℃,这让不少外出的市民感觉到了“春寒”。

  不仅如此,刚刚过去的1月份气温也很低。气象专家表示,1月份以来,冷空气仿佛打开了“闸门”,经常光顾我省。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月,我省平均气温为-22.3℃,比常年低2.1℃,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0低位,近10年来历史第1低位。截至1月末,全省平均最大积雪深度为4.7厘米,比常年偏少6.1厘米。天气寒冷,降雪少,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0.8毫米,比常年少76%,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4低位。松嫩平原东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大部、北安、萝北、桦南、勃利、鸡西市区等地几乎没有有效降水。

  “立春之后天就该暖了,怎么又降了10℃,什么时候才能升温?”哈市市民刘先生很疑惑。

  对于刘先生的疑问,气象专家解释,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但是只能反映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物候变化。气候学上,常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按照这一划分哈市进入春季的时间要到4月中下旬,所以目前哈市还属于冬季,气温仍比较低。本周受降雪的影响,未来3天哈市以晴好或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明显下降,最高气温为-(11-13)℃,最低气温为-(21-23)℃。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周末气温能有所回升,最高气温将升至-(8-10)℃。

  专家:降温和极寒天气有关

  近些天,欧亚遭遇严重寒流,多地出现几十年一遇的低温或降雪,数百人为严寒天气付出生命代价。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气象资料统计,自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5.5℃,较常年同期的-4.6℃偏低0.9℃,这是继27年来的同期第二冷。

  而此时,哈市正遭遇龙年以来第一波寒潮袭击,24小时降温10℃,哈尔滨会不会遭遇东欧那样的极寒天气呢?哈市这次降温与欧亚的极寒天气有关吗?

  对此,省气象专家解释,哈市气温的下降与欧亚地区的极寒天气有一定的关系,此次降温哈市受到了“北极涛动”的影响,即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从而影响温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哈市影响不大。“去年12月哈市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今年1月的平均气温是近10年来的最低位,只是去年11月哈市的平均气温偏暖,才会让市民感觉这段时间偏冷。”气象专家说,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以低温为主,但是持续多久还很难说。

  “从全球气候在几十年间演变的长期趋势总体来看,仍然是变暖的。”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仅根据短时间欧亚一些地区出现寒冷天气来判断气候转折(小冰期)将要到来还为时尚早。

  三四月份降水量可能多

  在这场雪之前,网上一张黑龙江上空航拍照片“黑龙江遭遇无雪之冬”让人震撼,照片上除江河湖泊呈现白色外,其他地方都是黑黄土地裸露在外,无雪的黑龙江一片灰蒙蒙。据哈市的张女士介绍,她今年过年坐火车回依安县老家,从哈市出发一路北上,在到海伦之前,车窗外大地上没有一点雪,海伦再往北才渐渐看到雪地。

  6日17时,哈市天空开始陆陆续续飘下雪花,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感受降雪的乐趣,同也表示出疑虑:为什么今冬哈市降雪会这么少?这场雪过后,哈市近期还会不会下雪?

  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省气象部门专家,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哈市在去年11月曾有2次降雪,12月曾有1次降雪,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少6成。6日,哈市的降雪量为0.6毫米,属小雪量级。与往年相比这次降雪并不大,但目前却是今冬最大的一次降雪。

  不止是哈市雪少,我省自去年11月入冬以来,降雪也持续偏少。气象专家告诉记者,据观测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9毫米,比常年少52%。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0.8毫米,比常年少76%。

  “从气象学上说降雪少主要是因为没有暖湿气流。今年我省‘贫雪’主要是由于冷暖气流没有交汇。在统计数据上显示,每年我省的降水量都在一个范围内,今冬降雪少极可能三四月份降水量就会增多。”专家说。

  春旱可能性大推广节水灌溉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大部分江河水位低于常年同期0.64-1.86米。92座有灌溉任务的水库封冻库容为26.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4.3亿立方米。由于降水偏少发生春季干旱可能性很高。

  针对今年“贫雪”的情况,相关农业专家表示,雪少并不是衡量干旱的唯一标准,现在还不能断言一定会出现旱情。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关键期,如果一个月内有足够的降水量,将有效缓解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

  为了做好抗旱工作,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大面积推广坐滤水种,西部地区要继续推进玉米膜下滴灌和大型喷灌等抗旱节水技术。农民在种地时也要做好春季抗旱准备。尤其要注意保水和补水两项工作。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为了缓解缺水状况,整地和播种两项工作时间不要隔太长,最好是整完地马上进行播种。在播种覆土之后要及时增压,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在播种阶段一定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气候状况合理安排春耕生产工作。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