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2月8日讯 二门山饮水工程,提高了城市供水能力,让百姓喝上放心水;集中供热工程,提高了供热质量,让百姓住上暖屋子;城市改造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让百姓生活环境更美好;人民广场、综合体育馆、标准化体育场、文化中心、滨水公园、保障性住房建设,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孙吴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实施一项项惠民工程,如春雨般滋润着百姓心田,让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破解“三难”问题,民生环境更加优化
孙吴县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问题。投资1.2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使城区内全部中小学校、职教中心、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学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和全部农村学校得到新建和改建,并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中学到县城集中办学、小学到乡镇所在地集中办学,使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共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改善卫生医疗条件,累计投资8700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沿江乡等10所乡镇卫生院和5所村卫生所改扩建,并购置700余万元医疗设备,使县、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小病医治不出乡、大病医治不出县”。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投资1.34亿元打通城乡建设“大动脉”,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42条、819公里,率先实现“水泥路面乡乡通、沙石路面村村通”,农村路网基本形成,全县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
加快城市建设,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为契机,孙吴县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打造宜居、宜业、宜乐的滨水园林城市,使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投资4.8亿元,新增楼房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1.4万平方米,建成现代化居民小区20余个,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5平方米;投资1.6亿元,完成了3条国道入城支线和11条共计3.6万平方米街路硬化工程,城区“五横六纵”的主干道系统日趋完善,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绿化率分别达到46%和64%;投资3.2亿元,加快城市综合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集中供热、二门山引水、净水厂改造、城市供排水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1.5万吨,使居民喝上放心水,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冬季城区居民取暖和大气污染问题;投资3200万元建设了集防洪、休闲、娱乐和生态为一体的滨水公园,彰显了滨水园林城市魅力。2011年,又投资5030万元完成了“一路两街一河一园”的城镇建筑风貌改造,使城市景观更加亮丽。
提升保障水平,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2011年,这个县多举措促进就业,截至12月中旬,发放小额贷款7404万元,新增就业6350人,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9076元,年均增长12.7%,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城镇低保月标准和农村低保年标准分别提高96元和440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3.5万人,城镇1234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1319名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居全市前列;为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发放租赁补贴500余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400套、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1993户、7.8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平安孙吴”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群众矛盾纠纷问题调防中心”,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