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尚威、郭肖岐舍己救人的事迹,温暖和感动了龙江大地,也温暖感动了全中国。”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在座谈会上说,这两个英雄人物是新时期最美的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展现了新时期黑龙江人的道德风貌,彰显了大爱和崇高的永恒魅力。这是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龙江大地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人和事不断涌现的必然结果。
这种必然性首先展现了黑龙江人的一以贯之的优秀地域文化精神和这一群体宝贵的地域文化性格。黑龙江人待人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有一种“火热”的感情逻辑;粗犷豪放、崇高自然,关爱生命;包容大度不排外,珍惜群体的力量、群体的团结,对他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些文化性格特征已积淀为黑龙江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一种群体思维与行为惯性。为公、利他成为这些精神的内在特质,体现了大爱和崇高的品格。其次,这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积累的必然结果。正如谢尚威说的,已成为一种“本能”。
董鸿扬认为,学习谢尚威郭肖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学习精神,提升境界。学习谢尚威郭肖岐为代表的道德模范的精神,其精神的内涵是大爱、崇高、和谐,是一种超越。他们的英雄行为是优秀地域精神熏陶的结果,也丰富了优秀地域文化精神,成为宝贵的道德资源。
二是从加强道德修养入手,促进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学习谢尚威郭肖岐这两个典型,加强“修身”“齐家”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互动关系。使每个公民从道德底线伦理做起,向真善美升华。
三是把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审美这个环节的渗透、濡化、感染、唤起人的无私性,使个人与社会交融,使人变得更文明、更健康。
全社会要形成学习道德模范的氛围,并将这一学习与本职工作、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崇高理想与志向,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国家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