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让贫困农民看到希望 让困难职工更有奔头
东北网2月9日讯(焦明忠 记者 印蕾)记者从9日召开的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我省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让贫困农民看到希望,让困难职工更有奔头,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发展。
农村扶贫开发要有新突破。到2020年,农村贫困地区要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保障、优化生态环境上出现新面貌,特色经济、优势产业要做大做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信、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要大幅改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农村社会事业要快速发展。农村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保生产能力、保基本生活、保素质提高、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住砖瓦房,力争贫困户养老保险参加率、合作医疗参保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初高中毕业待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参加技能技术培训率、基础设施通达率分别达到100%,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当地城镇水平。
林区扶贫开发要有新成效。到2020年,林区要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理顺体制机制、加速生态城镇建设上实现新进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特色产业格局基本确立,生态功能大大增强,公用设施更加健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努力建设生态优良、产业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林区困难产业工人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在岗职工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林区平均水平。
矿区扶贫开发要有新提高。到2020年,矿区要在推动接续产业发展、壮大国有煤矿企业实力、提高矿区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上创出新成效。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煤炭企业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煤炭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煤与非煤产业协调快速发展,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努力建设资源利用率高、安全生产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矿区。矿区困难职工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在岗职工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收入标准全部达到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全部实现脱贫。
城市扶贫开发要有新变化。到2020年,城市要在“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实现新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支撑更加强劲,基础设施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文明素质更加提升,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明有序、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大中小现代化城市群。城镇困难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力争做到有创业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达到全覆盖,逐步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体城镇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