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29期
2012-02-12 12:27: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六千里边关铸堡垒警地共建一家亲

  ——黑龙江省深入开展警地共建为民服务活动

  黑龙江省是边境大省,2981公里边境线、16.98万平方公里边防辖区,边境管理难度大,维稳任务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党委,积极整合警地党组织资源,充分发挥警地双方组织优势,联合开展了“六千里边关铸堡垒”警地党支部共建联创活动,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互惠双赢党建工作新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党员结对,同唱一首歌

  活动中,警地双方党员交叉结成“一对一”或“多对一”共建对子,广泛开展互学互助活动。全省6个边防支队、20个边防大队主官全部进入驻地本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全省176个边防派出所的810名民警兼任了辖区1411个行政村的村官。

  嘉荫县朝阳镇永安村几年之前还是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强和朝阳边防派出所民警黄长亮结成共建对子,黄长亮还兼任永安村党支部副书记。短短几年时间,他们携手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村“两委”和广大村民拓宽致富路子、改变种植结构、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95%的村民都盖起新房,家家门前通了水泥路,村里修建现代化的篮球场,建起休闲娱乐广场,购置大量健身器材。

  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一线,佳木斯边防支队党员官兵开创“滩地警务室”,上百名官兵与地方党员结对,携手维护治安稳定、保护界江生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了赫哲、鄂伦春、俄罗斯等少数民族群众的知心朋友。党员官兵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上千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00多户次,解决群众困难200余件。

  在佳木斯市红旗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民警村官”吴业良与村党支部成员密切配合,整个春耕期间吃住在辖区,在田间地头无数次试验后,指导和带领红旗村村民把旱田全部改造为高产水田。

  奋斗边防派出所民警殷实,协调帮助社区因公受伤下身瘫痪的朱祥得到15万元赔偿款,积极协调改造社区“闹心路”,帮助外来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在殷实和社区党员共同努力下,一个和谐稳定、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型社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警营的年轻党员给地方党组织带来活力,而地方党支部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成为他们需要学习的宝贵财富。许多年轻党员,虚心向结对地方党支部的老书记学习,现在做起党务工作来已有模有样。

  6000里边关,警地双方党员都在为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努力奉献,涌现出众多先锋模范,这些优秀的普通党员,使边关堡垒更坚实,更能经受风雨考验。

  支部共建,走活“一盘棋”

  6000里边疆,每个警地党支部位置不同,功能不同,但目标相同,那就是携手辖区平安建设、和谐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走活“大党建”这盘棋。本着就近就便、双方自愿的原则,2135个边境地区行政村(社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与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基层党组织结成支部共建对子1508个。

  边防部队发挥基层组织建设较为规范的优势,帮助乡村基层党组织规范组织建设;地方党组织则发挥边民长期生活在边疆、熟悉边境情况等优势,组织民兵巡逻队和护村队,协助边防部队维护边境稳定和社会治安。

  哈尔滨市抚顺街道党工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边防总队教导大队与抚顺社区党支部结对后,采取“借梯登高”、“借师传道”、“借水行舟”三项措施,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以“党员讲坛”、“百姓讲座”、“居民自治管委会”、“党员之家”和“红色驿站”等党建载体,激发官兵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热情。通过向抚顺社区“取经”,该大队党委整改了影响党组织生活质量的问题3个。

  鸡西边防支队所属派出所党支部联合村党支部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起政府、派出所、致富带头人“3+1”帮扶模式,帮助一大批困难群众致富。同江市创建以和平社区、八岔乡八岔村、八岔边防派出所等5个“警地继续教育示范点”,警地双方文化一起学、大事一起议、制度一起建,战斗堡垒作用日渐增强。呼玛边防大队警地联合开展“学习之星、服务之星、维稳之星、执法之星、廉政之星”评比活动,让每个党员都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

  鹤岗市各村党支部联合各边防派出所对矛盾纠纷进行及时调解,其中8个村屯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黑河边防支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1起,建立治保组织142个、治安联防组织98个,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警地基层党组织的成功牵手,促进了全省边境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全省边防辖区各村屯(社区)刑事案件、上访案件、矛盾纠纷等大幅下降,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警地联创,同擎一面旗

  警地共建联创活动的蓬勃开展,使警地双方良性互动,党旗猎猎飘扬在边疆大地。

  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与和谐边境建设,警地双方固化“五联”共建模式:创先争优联动、组织生活联搞、边境管控联防、弱势群体联帮、群众致富联带。“千个党员示范岗红遍边疆,千个基层党支部服务民生”,一场警地支部联建活动,在6000里边关轰轰烈烈地展开。

  “哈洽会”期间,哈尔滨、黑河边检站实行12小时工作制。抚远边检站的“党员示范岗”,坚持每天凌晨3点上岗执勤查验过境;绥芬河口岸的边检官兵,主动与海关、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沟通,开展共建“党员先锋岗”活动,对业务流程和便民设施等方面共同进行完善,解决“大型活动出入境人员提前验放、大宗物资开通绿色通道”等诸多问题,通关能力大幅提高。

  牡丹江市在边境(县)市与境内驻军、林业和铁路警方以及邻近市县建立起“四位一体”的治安联勤机制,及时应对各类突发案件。全面加强“三纵三横”治安防控体系建设,110、119、122三台合一,公安、社会综治部门、边防连队齐抓共管,基层组织成立了26个义务联防队和义务巡逻队,命案侦破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警地双方紧紧围绕“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建设,牢牢抓住群众工作这条红线,开展“访外问弱、访疾问难、访贫问苦”活动,树立边防官兵可亲、可敬、可爱新形象,开创了新时期边防群众工作新局面,边境地区警政、警民关系空前团结。宁安市中队武警长年照顾30多位建国前参军的孤寡老人,老人们常说:“这些孩子比亲人还亲。”

  “6000里边关铸堡垒”活动开展以来,在黑龙江边防总队党委接到的第18封群众来信中,双鸭山市西林子乡9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语言朴拙,情感深厚,向总队党委汇报了西林子边防派出所与9个村支部之间的鱼水深情。乡村公路有干部战士的汗水,招商引资有派出所党员的心血……一桩桩,一件件,和总队拉起了家常。

  军爱民,民拥军。在绥芬河市,想驻军(警),爱驻军(警),让驻军(警)满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资3510万元,为边防部队建造新营房和军事用地,修建靶场、升级作战指挥管理系统,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做保障”浓厚氛围。牡丹江市和绥芬河市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责任编辑:侯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