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20岁残疾女孩胡畔:有一种活着叫坚强
2012-02-20 06:21: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才艺 孙英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因病休养在家的胡畔,还自学了传统刺绣,想要将绣好的“作品”拿出去卖钱,给全家人买点好吃的补身体。

胡畔即使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也不忘学习。

  东北网2月20日讯 在哈市有一位叫胡畔的女孩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她8个月的时候又被查出患有胯关节脱位。频繁来袭的病痛,让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没上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她,是靠爸爸的苦心辅导才让她上初中时没有落课。病痛和肢体上的残疾对于女孩来说不算什么,心灵的痛楚是无法言表的,但她却用坚强与乐观向上的精神,刻苦学习成功考上了大学。胡畔说:“我毕业后想去残联上班,这样就可以为和我一样的人服务了。”

  捡菜叶吃

  22日,记者在胡畔姥姥家见到了回家养病的胡畔,20岁的她个头不高,很瘦弱,梳着齐刘海,话不多很文静,胯关节脱位导致她右腿比左腿瘦一圈,短一节。胡畔非常坚强也非常乐观,她说心脏病没什么,过了犯病时那个劲儿就好了。

  胡畔一岁半时,爸爸妈妈单位解体了,整个家一夜间像落入了冰窖,胡畔的心脏病时而复发,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胡畔儿时唯一的玩具是姥爷在废品收购站花5角钱买来的胶皮娃娃。3岁那年胡畔因病住院,看到邻床的小孩吃香蕉,她很想吃,但懂事的她并没有告诉爸爸妈妈,细心的爸爸从孩子的眼中读到了渴望,这个把女儿疼在心里的男人跑回家中,把自己结婚时妻子送的老上海牌手表拿去换了一把香蕉,吃着香甜香蕉的胡畔并不知道因为她的病家里已一贫如洗。为了给女儿治病,父母几年前将自己家35平米的房子卖了,但还欠亲戚朋友8万多元,现在虽然在外租了个小房,可到了冬天供暖不好,全家人不得不住在胡畔的姥姥家。胡畔爸爸这些年一直靠在市场摆摊卖旧书赚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挣六七百,最少的时候收入三四百元。因为没钱,全家人每天几乎就是吃面条和咸菜,中午和晚上的餐桌上只有土豆,用大酱调味。胡畔妈妈对记者说,胡畔爸爸每天收摊的时候,都会从早市、夜市捡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带回家,自尊心强的他会向别人解释,说这些菜叶是带回家喂“小鸡儿”的,而这些菜叶最后全成了家人餐桌上的“美味”。胡畔笑着说:“吃肉不健康,多吃青菜对身体有好处。”

  妈妈的“谎言”

  胡畔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因为小时候家里没有别的玩具,只有一副扑克,幼小的胡畔经常和爸爸一起摆弄扑克,她对数字非常敏感,扑克成了她的第一位“老师”。胡畔妈妈2003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医生告诉她活不过3年。胡畔妈妈说:“当我听到这个噩耗时,不知自己偷偷哭了多少回,我不是怕死,就是惦记生病的孩子。”胡畔妈妈说是女儿让她坚强地活到了现在,天塌下来有地撑着,倒下了还能再站起来,所以一定要快乐。不想把真想告诉女儿,妈妈对胡畔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过两年妈妈可能去国外打工,你一定要学好英语,将来你出国找妈妈的时候就可以和外国人交流了,就能找到妈妈了。”说到此处,记者看到母女二人的眼眶里泛起了泪花……胡畔说,当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离开自己,但她很听话,只想一心学好英语。直到去年考上大学后胡畔才知道真相,这个“谎言”一说就是8年。胡畔从小到大不仅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且书法和绘画也是她的强项,在校期间获得了不少荣誉证书,足足摆满了整张桌子,特殊的是证书不是奖状,而是小笔记本,贴心的老师知道胡畔舍不得买文具,所以特意将证书换成了实用的小笔记本。为了能和妈妈在一起,将来到国外找妈妈,胡畔即使是在犯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也不忘学习,每天晚上都让妈妈考自己单词,不然觉睡得都不踏实,妈妈在心疼之余,又拗不过女儿要求,往往会含泪答应她。现在,胡畔随身的背包里始终装着两样东西,一是速效救心丸,另一个就是一本英语单词书,当记者问胡畔为何那么喜欢学英语时,她哽咽了……日前因病休养在家的胡畔,还自学了传统刺绣,并要将绣好的“作品”拿出去卖钱,给全家人买点好吃的补身体。

  愿将爱心传递

  胡畔谈到自己上学的经历,充满了感激,她说忘不了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放学时心脏病突发,班主任赵老师将她背回家,而赵老师自己的小孩子却在幼儿园没人接。胡畔从小到大经常会收到同学送给她的东西,小到铅笔、橡皮,大到衣物。2008年胡畔考入了哈尔滨第十三中学时,考虑到胡畔家的具体情况,学校减免了她的学杂费用,让她顺利读完了高中。在求学的路上,胡畔付出了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因为心脏的问题,胡畔的身体异常虚弱,连每天的上下楼对她而言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每次都是由爸爸把她背回七楼的家。胡畔去年以503分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商务英语系。面对7500元远远超出这个家庭承受能力的高额学费,她曾就读的哈尔滨第十三中学又捐出了3000元资助她,芦家社区也为她捐出了500元,一些小学同学的家长也纷纷借钱给她。胡畔说,正是身边这些好心人的帮助,让她能顺利地读下去,给了她好好生活下去的精神力量,而她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给需要的人。胡畔说:“我的梦想就是毕业后去残联上班,这样就可以为和我一样的人服务了。”尽管身上有显而易见的残疾,但胡畔的笑容代表了她仍是最美的,最健康的女孩,因为她用坚强,用乐观的精神,向我们诠释了在面对逆境人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展露出最美的笑容。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