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在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哈尔滨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全国17个省(区、市)和147个市(州、盟)。
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对已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的17个省(区、市)和148个市(州、盟)予以通报表彰。哈尔滨市作为受到表彰的8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之一,名列其中。我省受到表彰的还有大庆市和鸡西市。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文化名城”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基本完成,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文化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79亿元,增幅28.5%,占GDP比重为4.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2.8%。启动实施哈尔滨文化中心、哈尔滨音乐厅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大巡游、“湿地·家乡”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进京演出、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暨华语电影产业盛典、国际城市比基尼小姐大赛和大型冰上特技舞蹈秀COOL·哈尔滨等,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近年来,哈尔滨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法得到中宣部肯定;哈尔滨成为全国“三网融合”和全国创新型城市首批试点城市;冰雪大世界、平房动漫游戏、松雷原创音乐剧、太阳岛景区、冰上舞蹈杂技等5个园区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建设的群力文化产业示范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全球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创新引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