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2月20日讯 说到安达人来大庆淘金,记者脑海里浮出这样一个画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安达到大庆有列“市郊车”,约5节车厢。每天的早班车上,车厢里都坐满人,过道上也挤满人。到了大庆站,“黑压压”地全都下车了,5节车厢一下子就空了。他们,都是从安达来大庆淘金的。
如今,“黑压压”下车的场面已经不见了,但是惊人的数字却没有停止“成长”——据统计,如今,约有6万安达人在大庆赚钱,每年赚走约10亿元。
大庆工业品市场“背靠”安达人
工业品批发市场有3000个摊位,安达人至少占65%;程宇广场、秋林商场、千盛百货内的安达商户约占30%。
给记者讲这个“黑压压”故事的人,是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经理王殿文。王经理说,“那场面,一点儿都不夸张。”
王经理接管工业品批发市场已经11年了,“我刚接管时,市场2000多业主,90%都是安达人。”他说。
2月10日,记者到工业品批发市场走了一圈儿,一打听,十位商户中有六七位是安达人。
批发棉布的王阿姨在工业品批发市场干十多年了,她是在大庆做生意的安达人的典型代表。
王阿姨说,她坐过安达到大庆的那列“市郊车”。“人确实多,基本都是在批发市场做生意的。”她仔细算了一下说,“一趟车上,从安达到大庆的能有两千多人。当时安达人在这个市场上光床位就有近两千个,所以每天都有二千多人坐火车两头儿跑。”
说到现在的情况,王阿姨指了指成排的棉布摊位说:“这个棉布批发区内的商户都是安达人,还有那边卖鞋的,基本也都是安达人。如今,商户已经不坐火车往返了,好多人自己家都买车了!”
据王经理介绍,10年前,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里安达商户约占90%,随着市场面积的扩大,如今已经发展到3000个摊位,安达人至少还占65%。而且,这65%的商户基本都是十年老商户,对工业品批发市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
王经理说,安达人不但力挺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在大庆其他商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程宇广场、秋林商场、千盛百货,这几大商场内安达商户均占30%左右。
安达人外出打工“第一地”
在各大商场,安达人一年至少赚走3个亿。除了到大庆做生意,每年还有5.6万安达劳务人员在大庆赚钱,年赚回劳务费在5.5亿元左右。
那么,到底有多少安达人在大庆赚钱,赚走多少钱?
以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为例,65%的业主是安达人,即有1900张安达人经营的摊位分布在不同的商业区,按照平均每个床位配备1-2名工作人员,有3000多安达人在这个批发市场工作。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年产值约为7.5亿元,这3000多安达人创造了4.8亿的产值。据王经理介绍,工业品批发市场商品的平均利润在20%左右。如果按此计算,安达人每年仅从工业品批发市场就赚走将近一个亿。再加上程宇广场、秋林商场、千盛百货,据业内估算,仅商业这块,安达人每年至少赚走3亿元。
除了商业,安达市劳动力转移办,也把大庆定为第一淘金地。
安达市劳动力转移办曾在大庆举办过“牛城—油城劳务洽谈会”,与大庆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华康药业、龙凤钢管厂等20多家企业一次性签订了2000多人的劳务订单,人均收入超过了2000元。
安达万宝山镇,离大庆较近,该镇有1200多名村民在大庆打工,占全村劳动力的60%,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为了方便村民上下班,村委会还特意出资2万多元,将通往乙烯的土路修建成砂石路。
记者从安达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了解到,安达市每年大约有7万人次的劳务输出,在大庆打工的约占劳务输出总数的80%。
“每年大约有5.6万安达劳务人员在大庆赚钱,赚回5.5亿元左右的劳务费。”安达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这5.6万人,在大庆从事不同的行业,人均收入排在了安达市人均收入前列。
再有,安达的蔬菜也在大庆菜市占有一定份额。安达菜农,选择错时上市的销售模式,在大庆本地蔬菜上市前,向大庆供应大量叶菜。“每年5-10月份,安达叶菜的供应量约占大庆叶菜市场的三成,7月份时比例最高,能占到一半。”东风新村九区批发市场王经理说。相关专家综合分析说,安达人每年从大庆至少赚走10亿元。
在大庆形成“安达帮”
安达市制定出台了《加快融入大庆经济区的意见》,并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在大庆建立了商业联络处,有专人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创业人员和打工人员搜集物流信息等。
安达人在大庆已形成商业气候。以大庆工业品批发市场为例,这个市场位于萨尔图区,在这个区域从事小商品、服装、鞋帽的生意人中,安达人占一大半。安达人有组织,商业信息非常畅通,采用抱团模式发展,这让安达人在大庆工业品批发领域已经形成气候,而且影响力正逐渐扩大。
来自秋林商场、千盛百货的数据显示,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安达商户增加了10%左右。目前,两家商场内安达商户都已经超过了35%。
劳务输出也是一样。随着安达对大庆的劳务人员的供应量不断增大,很多企业都开始主动向安达要人。也因此,催生了安达一些技校的繁荣。据了解,安达市16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培训的焊接专业、计算机专业、美容美发专业、服装加工专业的学员有60%在大庆实现了稳定就业。
详细调查之后记者发现,大庆的安达商业气候,并不是自然形成,安达市是有备而战。
记者了解到,安达在大庆建立了商业联络处,有专人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创业人员、打工人员搜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
还有,安达市的发展战略也显露出安达借力大庆发展的商业谋划:安达推进与大庆同城同体同项发展,制定出台了《加快融入大庆经济区的意见》,提出了“当好油城南大门,创建大庆卫星城”的奋斗目标。
安达人拓业带来的启示
我们应该探讨“安达人在大庆做生意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关注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值,为增强大庆经济外向度提供参考。
无论是有计划也好,自然形成也罢,安达人在大庆形成的商业气候,我们不能忽视,应该去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关注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值。
说到这儿,记者想到了温州人。
温州人的拓业模式,不但叫响国内,近段时间“温州炒房团”的声音响彻美利坚的天空,成为美国各大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
再看江苏建筑,享誉全国,几乎独霸大庆建筑业。
温州人、江苏人,是如何形成区域性商业气候的?安达人,又是凭借什么抢占大庆工业品批发业?
这些,都引人思考……
在大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大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征程中,大庆如何增强经济外向度?如何拓展外部市场,在市内外都形成大庆商业气候?
也许,这些早已不是新课题,但却需要我们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