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市民警研发两项“防贼发明”10元纱窗变身防盗纱窗
2012-02-21 07:17:28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旭 孙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2月21日讯 现年33岁的道里公安分局民警王健根据自己9年来的基层刑侦经验,研发出多种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防盗工具。日前,他发明的“汽车被盗追踪器”获得了国家专利, “防盗纱窗”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2003年,大学毕业的王健来到道里公安分局工程派出所就职,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治安案件。在日常办案中他发现,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汽车失窃案件逐年上升。被盗的车辆往往是防盗系统薄弱的中低档车,车主往往是工薪族或小本生意经营者,如果让其购买目前市场上的GPS汽车定位仪做日常防盗之用,他们恐怕很难负担。

  如何能让中低档车享用到即价廉又有效的汽车定位仪呢?王健找到昔日同学,现在哈工大华德学院任电子专业老师的赵建新,协助他一起完成了“汽车被盗追踪器”,该追踪器与汽车发动机相连,无论车被开到哪里,警方都会很快找到被盗车辆的位置。这种追踪器造价不过200元,每年使用费仅需120元。2008年,“汽车被盗追踪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日常警务中最令民警挠头的便是盗窃案,夏季入室盗窃案更加突出。一天,王老太急匆匆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家阳台的纱窗被割破了一个大口子,抽屉里的200余元现金不见了。

  王健总结,盗贼采取破坏纱窗、钻窗入室的案件占总体盗窃案件的40%以上,这种案件在侦破中难度较大,盗贼大都随机作案,且没有监控录像作破案证据。一次入院治疗,让王健终于有了时间“休息”,他对着病房内的纱窗琢磨起来。他思来想去,红外和热感的纱窗报警器常常误报,造价还高;光感的夜晚又不好使;而安装铁制护栏又不利于紧急逃生。上网查找资料;一名为“短线报警器”的装置触动了他的灵感。他买来铜线织进纱窗,反复进行切割实验,只要纱窗遭切割便会发出巨大的警报吓退犯罪分子。

  怎么能将吓跑的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呢?王健借鉴了“汽车防盗追踪器”系统,让纱窗能够通过芯片与通信网络相连,传达到指定手机上,警方及时出动便可抓获盗贼。这种“防盗纱窗”成本很低,在现有的纱窗上;只需再花费10元钱便可完成“升级改造”。如今已是道里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案中队一份子的王健,参与办理诸多大案要案。他总结,日常防盗要防微杜渐,防范大于补救。他已经向很多人及单位推广自己发明创造,为的就是能够广泛地防范盗窃、打击犯罪。

  目前,集中精力专门研究案件的他无暇将自己的专利产品进行生产和推广,他想将两项发明无偿捐给社会,希望有识的热心厂家能将两个发明转化为产品,薄利销售,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维护治安。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