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1日讯(刘波 记者顾硕) 到农家“炕头”儿“摸”线索,请来专家“答疑惑”,找到厂家“识真假”,走进商家查违法。这是今春林甸县工商局“红盾护农”行动中打出的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截至目前,已走访千余农户,立案查处种子、农机配件等涉农案件21起。
据了解,林甸县工商部门的推出的“四家”活动,即“访农家、询专家、找厂家、查商家”,具体目标是通过到农家走访,找出和疏理假冒伪劣农资的问题和线索;请来有关方面的专家解答工商人员在执法中存在的疑惑,让农资厂家确认工商人员难以认定的农资真假,走进农资经销商检查违法问题。
从2月初开始,全县组织8个流动“红盾护农”宣传调研组,走访1000家农户,印发识假辨假农资宣传单1万余份。通过走访掌握农资问题100余条,涉及农资品种达16个,通过这些农资热点问题确定打假重点。把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方面的专家请到现场,直接学习掌握识假辨假经验,找准查处涉农案件的突破点。近日,林甸县工商局请来县种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农机监督检验师、省质量检测中心、内蒙古质量检测中心等部门的10多专家,现场指导检查农资市场,大大提高了打假效果。积极同厂家联系,确定辨别在市场流通的知名商品真伪,及时研究提供其质量标准、商标标识和辨别方法,部分厂家派人到林甸现场指导,配合查处案件。
针对走访农户“摸”上来的线索,林甸县工商局重点对经营农机配件的商家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依法查扣无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的槽轮168个,轴承279个,犁铧486个,涉嫌翻新内胎21个,还有齿轮、刹车片、结合尺、密封盒等14个“问题配件”在深入调查中,共立案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