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搞示范重整合 新农村建设在转段中扎实推进
2012-02-22 10:00:14 来源:伊春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2日讯 2011年,伊春市新农村建设抓住转段契机,采取新方式,扩大新成果。

  一是构建星级村场示范体系。根据县域、区辖农村和林场所不同类型,精选市级示范点,共向省申报三星级以上村和林场所81个,其中五星级8个、四星级22个,在此基础上经市级初审和省级复审,又申报新农村建设省级专项资金以奖代投四星、五星级村场18个,形成了层次和特色分明的星级示范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指导各地按照城乡统筹、适度规模、便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高标准编制示范村场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申报的以奖代投四星、五星级村场,已全部完成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调整新农村建设布局。根据伊春特点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对城镇(乡)周边村实行并村进镇,与城镇同步规划建设,建设农民社区,对嘉荫县、铁力市、西林区等地6个城镇(乡)周边村采取了这种方式;对分散的村民组(屯)实行并屯入村;坚持以强带弱,在合理范围内对相邻的村合并建设,做大中心村,全市共建设中心村26个,撤并自然屯22个,吸纳分散村民组(屯)50个、人口12132人;对与保留的中心林场相邻的村实行村场合建,共同规划建设,已实施村场合建2个;抓住林区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加快林场所撤并,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中心林场所,共撤并林场所29个。

  三是加快农村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建设。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69.5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资金187万元,整合其它资金382.5万元,扶持贫困农民新建食用菌生产厂房三栋1035平方米,发展黑木耳400万袋;打水源井14眼,架设线路11.5公里,旱改水150公顷;新建综合活动室220平方米,购置了医疗、体育器材和3000余册图书;新建村内白色路面7.2公里;村内绿化植树1300余棵,荒山植树200亩,4个第五批省级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全部脱贫。加快开发农村新能源,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8个、大中型沼气工程5个,乡村配套服务项目2个,实施“一池三建”项目8个,全市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年均产气量48.5万立方米,乡村服务网点平均覆盖农户271.5家。

  四是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农业生产、农村道路建设、泥草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教育卫生等资金,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林业财务奖补资金制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新农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了新农村建设投入合力。今年全市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7957.4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直接投入103.73万元,县(市)、区、局投入19138.8万元,乡镇、村投入893.5万元(三项合计20136.03万元),农民自筹和投资投劳4483.4万元,通过市场机制投入13338万元。五是高标准高投入加快示范点建设。铁力局马永顺林场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建成现代商业区、餐饮服务区、职工住宅区、家庭旅馆别墅区并开始使用。朗乡局大手笔建设巴兰河经营所,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5.2平方米,砖瓦化率、室内下水排放率、室内厕所普及率、场内场周绿化率、合作医疗参合率、网络和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小滚沟屯搬迁新区工程一期投资3500万元,建成1万平方米每栋10—20户别墅,农户已开始入住;为向阳乡茅兰沟村一组41户泥草房住户在雪水温村购买了住宅楼。铁力市投资3100万元,建成8栋住宅楼16200平方米,整合2个村民组204户506人,同步建设示范社区1200平方米。伊春区引进北京永同昌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达沃斯小镇,对东升办事处4个村进行统筹开发,已投入1亿余元用于项目前期工作,今年9月工程全面启动;西林区把2个村农民住房改造统一纳入城建规划,对所占耕地每亩补偿2.1万元,以原住房面积统一安置住宅楼,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耕地可自种可流转,为60岁以上农民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年轻农民介绍到工矿企业。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