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讯 英雄,品质优秀、英勇无畏、忘我无私的令人敬佩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我们崇拜英雄、呼唤英雄。但何长滨, 以及之前已为人知的谢尚威等人则告诉我们, 英雄往往就来自我们身边,是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其实,每个人都能拥有为他人挺身而出、 为他人倾囊相助、为他人克服艰难的勇气与力量。 只要,我们相信善良。
他叫何长滨,是一名法官。工作中,他代表着法律的公平正丈;走出法庭,靠着好身手和一颗“勇敢的心”,他屡救处于危难中的人。去年12月30日,何长滨以命相搏、奋力一拽,从狂躁的惊马蹄下救下了数名花季少年,在冰城轰动一时。然而,救人时他自己却被马蹄踩伤,至今未能痊愈。22日,热心市民致电力荐好人何长滨,并引记者来到他家,探寻这位法官英雄的勇敢人生。
来到何长滨家,记者看到他左脚脚踝至今仍贴着药味扑鼻的中药贴、缠着厚厚的绷带——那是去年12月30日拦惊马时受的伤。一边换药,何长滨一边讲起了当天的事。
那天15时33分,南岗区红旗乡市第98中学刚刚放学,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出校园。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叫: “马毛啦!拦住啊!”几名正在过道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一匹高大强壮的棕色马“尥着蹶子”,拉着一辆小板车狂奔而至,转眼已不过10几米远!孩子们吓呆了,甚至来不及呼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男子猛地冲出来,左手抓住马嚼子旁的绳带,右手攥住马缰绳,拼命往右拉拽。惊马又冲了十几米,终于停下来,在扬的每名目击者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被拽离了原来的路线,疯狂的马车已经冲过孩子们所站的地方……车老板从后面赶上来,见状激动地热泪盈眶,抓住男子的手连连说着:“谢谢你,多亏你啦!”这时他才发现,男子的裤子和鞋都刮破了,左脚也被马蹄踩伤,连疼带累半天说不出话……
后来,这件事被省市媒体争相报道,许多人至此知道了,这名见义勇为者叫何长滨。
拦惊马救少年,让何长滨成了“英雄”,他也因此获得了法院系统的通报表扬。事实上,—熟悉老何的人都知道,他见义勇为早巳不止一两次。
“好人”推荐者、何长滨的同学王先生向记者介绍,1982年年末,当时还在省武警总队工作的何长滨,在牡丹江市火车站发现了一名通缉逃犯他一声断喝便扑上去,摁住逃犯才发现,那人怀中的匕首掏出了一半;1985年,何长滨带队在松花江边操练,突然有人呼救,他循声望去,一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何长滨二话不说,纵身跃入江冲,,奋力把已经休克的男孩拽上岸来;2008年,转业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何长滨,再次在松花江中救上一名溺水女孩。王先生告诉记者,朋友们都特别佩服老何,而何长滨自己则总是说“没啥,都是该做的,小事儿”。
“从小,我就相信要当好人、做善事!”在出身军人世家的何长滨看来,他的勇气源于相信善良,这离不开老人的教育,也离不开部队生活的磨炼。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他坚持从事“维护正义”的工作,便报考了法院。此后十几年的“法律人生”中,何长滨接手数千个案子,无一例申诉、改判。一起轮胎销售纠纷案中,他凭着一份真诚和耐心,不仅化解了涉及105万元的纠纷,更促成双方重新签订了500万元的新合同。
虽然屡次救人,何长滨还是觉得自己“不是 英雄”。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巧合的时间出现在巧合的地点, “我相信更多人都是心存善良的,在那些危急时刻,只要力所能及都会挺身而出!” 老何说,做一个“好人”未必就要救人,热心助 人、善待他人同样是“好人”,只要大家都能相信善良、发现:“好人”,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也就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