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诊记者:霍营 随诊时间:20日8:00-12:00
随诊地点:哈医大二院风湿科特诊室 出诊医生:哈医大二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洋教授
生活报2月23日讯 有一种病,发作前没什么征兆,痛起来却非常厉害,很多患者常半夜痛醒,疼痛部位关节明显肿胀充血,皮肤也变红发烫。这就是以前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的痛风。近年来,痛风已非“富人”专利,我国痛风发病率逐年递增。20日,记者在随同哈医大二院风湿免疫科李洋主任出诊的一上午时间里,来看病的就有四成左右是痛风患者。
李洋说,从目前来看,痛风多在30-40岁后发病,而且这一疾病更“青睐”男性,这是由于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血中尿酸溶解度提高,还和男性饮酒多、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痛风除了疼痛,患者还得面对痛风石、关节畸形、肾脏病变等诸多问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痛风十分重要。
长期伏案不运动女教师后背疼两年
“后背疼两年多了,最近起床特别费劲,就像有个大包压着似的喘不过气来。现在晚上睡不着,白天还心烦。”齐齐哈尔患者韩女士是一名教师,常伏案工作,运动量比较少。
看完CT片、按压检查后,李主任说,韩女士的疼痛可能是“纤维肌痛综合征”所致。“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很多患者有失眠、焦虑、心慌、全身疼痛症状,多与工作压力大、紧张、体位不当有关。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多做有氧运动可逐步缓解。”李主任建议韩女士空闲时多做扩胸运动。
先“冻疮”后“过敏”原是患了红斑狼疮
20岁的小丽入冬后耳朵外侧出现紫红色小点,她以为是“冻疮”,用了各种冻疮膏也未见好。春节前脸上又出现小片红色皮疹,她又按“化妆品过敏”治也没好转。
检查后,李主任说小丽既非冻疮,也不是过敏,而是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初时往往表现不典型,尤其皮肤损害表现多样,常和冻疮、过敏的皮疹类似,这时就要来风湿免疫科做自身抗体检测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不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得痛风
老张7年前得了糖尿病,虽坚持服药,但他吃喝和常人一样,有时趁家人不注意还偷喝点酒。近半个月,老张左脚脚踝红肿,走路不敢使劲,常疼得满头大汗。
经诊断,老张因没控制好饮食患上了痛风。李洋说,痛风是由于人体血尿酸水平异常增高,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导致关节剧烈疼痛、红肿的代谢性疾病。从临床看,高血糖等“三高”症状会合并高尿酸血症从而发展成痛风。而糖尿病患者患上痛风,不仅会直接导致肾脏损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控制饮食也很必要,尽量不要吃动物内脏、海鲜等,严格戒酒,多喝水。
尿酸控制不良
左脚长三块“痛风石”
徐先生在妻子搀扶下一瘸一拐走进诊室,他患痛风十多年,通过坚持吃药控制得不错,但最近左脚疼痛难忍,走路特别吃力。徐先生脱鞋后,记者看到他的左脚已严重变形,大脚趾、小脚趾及脚跟处共长了三个鸽子蛋大小的肿块。
李主任告诉徐先生,他脚上的肿块是“痛风石”,产生的原因在于没有控制好尿酸,造成体内累积过多的尿酸。“痛风石好发于人体关节易摩擦部位、皮温低的地方,例如小拇指、胳膊肘、脚后跟、外耳廓等处。小的痛风石有时能自行消失,但当痛风石明显增大变硬、限制关节活动时就需要手术。”李主任强调,痛风患者即使在缓解期没有明显症状时也要治疗,服用降尿酸药物,控制好尿酸,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