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讯 行署农委认真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围绕重点工作抓推进,明确了全区农业要在八个方面实现突破,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将实现42.6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1元,同比增长12%的目标。
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按照地区“两会”提出的“加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今年在调整种植结构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在压缩大豆、小麦传统种植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下资源、药用经济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年内新增蔬菜面积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实现产值0.5亿元;依托现有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动马铃薯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发展马铃薯专业种业公司3个,微型薯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粒、原种一代生产基地达到1.5万亩。
资金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把握国家和省支持农业发展的契机,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年内重点抓好三县及加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扶贫开发、大型农机具补贴、大型农机合作社、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推广体系改革、马铃薯原种补贴、外向型农业、阳光工程项目培训、阳光保险等政策项目资金上报争取工作,争取今年农业政策项目资金突破2亿元。加快实施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建设,按国家和省要求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扶贫开发取得新突破。今年是启动新十年扶贫开发的第一年,省委将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范围,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年内实施漠河北红村等4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目前四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已上报,2013年年底完成四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实现脱贫。
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新突破。积极为北奇神绿色产业集团、超越、北极冰、依莓、绿源蜂业、松涛鹿苑等企业争取扶持资金,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和发展马铃薯、粮食、特色养殖、蔬菜、山特产品等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力争3~5年时间,形成粮食产业、畜产品、山特产品加工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保障龙头企业原料供给,今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
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新突破。重点开展对呼玛、岭南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废弃物进行治理,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三清、四改、四化”环境治理工程,使全区各试点村、示范村以及中心村基本实现村内主街硬化、辅街沙石化、排水边沟定时清理,“四旁”绿化覆盖率100%。全面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限制使用的农药,有效治理农业污染物,防止农业污染事件发生。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和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监管力度,重点强化源头监管,防止农业污染事件发生。
特色养殖取得新突破。推进冷水渔业规模化发展,冷水鱼养殖面积完成1.4万亩,渔业产值力争实现2500万元。推进“畜牧富民工程”,大力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鹿产品加工业、森林猪养殖业,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年底狐貂、獭兔、奶牛、生猪要分别达到14万只、12万只、2000头、10万头,分别增长8%、3%、1%、5%,特色养殖户达到150户。畜牧业产值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8%。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型花园式”新农村建设,今年采取以奖代投方式投资1400万,重点抓好呼玛县三卡乡等10个中心村建设,其中4个乡镇年底达到省五星级验收标准,将十八站乡和韩家园村建成林农共建示范点。继续推进村屯撤并工作,力争年内全面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