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24日讯 低保户王军在春节前搬进了政府免费提供的廉租房,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内,一家三口高兴得合不上嘴。这主要得益于牡丹江市强力推进棚改,全力建设保障房,彻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
据悉,过去5年全市共改造棚户区632万平方米,到去年底牡丹江市主城区2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去年市区共有142.8万平方米棚户区完成征收,受益居民2.16万户。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牡丹江市区共有棚户区101片,涉及居民6.5万户,16万人,约占市区人口的五分之一,加快棚户区改造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头大事。2008年,牡丹江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城市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本着棚改与廉租房统筹考虑、多建快建的原则,倾全市之力,多项政策助推棚户区改造。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捆绑式开发、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配建相结合、立项转让、局(场)市共建七种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实现了环境改善、群众受益、政府收益的多赢局面。
曙光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是牡丹江市首个由政府主导的“棚改”项目,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如今,回迁居民从低矮潮湿的平房搬进宽敞舒适的楼房内,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去年,牡丹江市新建、配建公租房计划建设6130套,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市区计划建设的6000套公租房,已分别落实到江南公租房、春晖园西苑、春晖园东苑、曙光新城北侧和莲花公园对面5个项目中,完成投资1.4亿元。去年,牡丹江市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已完成发放2.05万户、5492万元,实际开工建设廉租房2014套。
“十一五”期间,牡丹江市区棚户区改造年均递增达202%,新建住房建筑面积907万平方米,户均居住面积由42平方米提高到61平方米。今年,将基本消灭主城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小片棚户区。到2013年完成全市所有的棚改区任务,届时牡丹江也将成为“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路更畅、夜更美、城更靓”,人人舒心的宜居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