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6日讯 因管线老化污水浸泡,哈尔滨市高谊街35—1号前人行道出现路基坍塌,25日,供排水集团开始抢修排水管线。记者从供排水集团获悉,全市超过两成排水管线超期服役,道里、道外两区最为集中。仅道里区一年抢修老化排水管线就要投入50余万元。
昨天上午,记者在道里区高谊街35—1号门前看到,现场已经围起施工围挡,围挡内2平方米左右人行道步道板出现下沉,抢修人员移开步道板后,步道板下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土层坍塌。
据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里分公司经理刘建平介绍,24日,工作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此处人行道步道板出现下沉,判断下方土层已经坍塌。 “因为是冬季,有冻上层支撑,才没有发生大面积坍塌。”
记者在工人挖开步道板后看到,原有排水管线位置,基本上看不到管线,只剩排水的“土洞”,洞里淤积着泥土、粪便等。
抢修人员初步判断,需要更换排水管线在6米左右,待地面全部挖掘开后,进一步判断需要更换管线长度,如果问题严重,则要更新26米老化管线。初步预计抢修时间在3—5天。
刘建平告诉记者,此处排水管线铺设于建国前,直径30厘米,管线的材质就是水泥,是我市超期服役排水管线中最早的一批。经过长期污水侵蚀、沼气侵蚀,管线基本上已经被“泡没了”,只能定期疏通,这种情况极易造成路面塌陷,也是夏季形成内涝的重要原因。
在道里区中央大街辅街及附近的兆麟街、通江街、高谊街等地下管线,都存在这种超期服役管线。仅道里区一年抢修的费用就要投入50万元以上。没有集中的排水管线更新,只能出了问题时抢修。
据供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的排水管线老化虽有更换计划,但更换的时候往往不太及时。更新地下管线除缺少资金原因外,还因为挖掘道路对交通影响太大,需要多部门协调,所以大规模的更新管线计划几乎难以执行。
目前,除同步路改工程进行排水管线更新外,经常是采取“塌了再修”、 “抢险再换”的方式,此次高谊街抢修就是典型的以“抢险”方式对地下的管网进行更换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