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没"出厂证明"全程无人检测 小作坊问题豆芽充斥冰城市场
2012-02-28 08:23:33 来源:生活报  作者:汪洋 宋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小作坊问题豆芽送往批发市场 宋扬 摄

  生活报2月28日讯 27日,哈市两家正规豆芽厂几乎被小作坊挤出市场,经营惨淡的报道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2011年年底,哈市出台了《哈尔滨市种芽菜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对于种芽菜生产环境、生产设备、清洁消毒、人员要求、技术要求、产品采收、标识与包装、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贮存及运输、生产记录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规程》执行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走访哈市部分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等豆芽终端销售企业发现,批发市场的主要进货来源依旧是小作坊,而餐饮企业及麻辣烫摊床上的豆芽更是无从检测。

  批发市场 无“出厂手续”随便进货

  19日凌晨,记者走访了哈市小饭店上货较为集中的道里区朝阳大市场和香坊区横道市场。

  凌晨4点,在朝阳市场门前,记者看到两辆松花江微型面包正在往市场门前卸着成袋的豆芽。记者佯装买豆芽,问正在卸货的工人多少钱一斤?两位工人警惕地看着记者并不回答。

  随后,记者问正在点数的老板多少钱一袋,老板不耐烦地说:“15块。”记者问一袋多少斤,老板回答:“一袋20斤。”

  记者又问老板:“这是哪个厂子的?能行吗?”老板不耐烦地说:“咋不行?不是一直都上这个吗?”记者随手抓起几根,凑在鼻子前,闻到一股浓烈的农药味儿。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地下的朝阳大市场,看到至少有两三家业户正在销售着这种有浓烈刺激性气味的豆芽。记者以“刚承包了食堂,上货量较大”为由,询问价格是否可以再低点儿,一名摊主告诉记者,“如果量确实大的话,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记者问摊主,害怕有关部门来查,是否可以提供“出厂证明”。摊主却对记者说:“这个哪有人查呀?再说也没有出厂证明呀。”

  零售摊床 无人检测是否合格

  22日,记者在跟随哈市两家正规豆芽厂负责人王平和张建平推销豆芽的时候发现,市民自家吃豆芽,大多从早夜市等农贸市场上购买。而这些在自由市场上销售的豆芽更是无人检测。

  在道里区松源街早市,记者问正在销售豆芽的摊主,豆芽是哪里进的货?是否通过检验了?摊主却对记者说:“从来也没有人来检验呀,我也不知道上哪去检验。”

  23日,在道里区建议街的一家市场记者看到,一个摊床销售的豆芽长得“白白胖胖”,无根须,当记者询问摊主其所上的豆芽是否是合格产品,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时,摊主说:“卖这种豆芽好几年了,从来也没人来检测呀。”

  记者在走访哈市多家农贸零售市场后了解到,这些农贸市场大多只需要缴纳摊床费,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豆芽,而在销售过程中的进货渠道、是否检验合格则无从谈起。

  餐饮企业 只图便宜进货更随意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大多数餐饮企业豆芽进货渠道都是批发市场,对于豆芽的包装及整个运输环节无从把关。所有的作坊在往批发市场送货时,都是使用微型面包车或在货车上盖上一床脏兮兮的棉被。而盛装豆芽的塑料袋则根本没有采取密封措施,豆芽直接与车体或棉被接触,与《规程》的“贮存及运输”规定相去甚远。

  23日,记者随同两位正规豆芽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来到道里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据该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他们每次都是自己到批发市场去进货,而一些大排档的美食中心里面做麻辣烫的摊贩所用的豆芽一般都由小作坊长期向其供货。而餐饮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需求量较大的时候,他们看重的只有价格,哪家的价格便宜就上哪家的货,对于他们来说,出厂证明和检测合格报告都无须出示。这样一来,从生产到直接进入消费者口中,节省了环节,但品质却无从控制。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