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从小缺少父母关爱 大四女生错爱55岁网友
2012-03-01 06:19:16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日讯 从小缺少父爱,即将大学毕业的木子半年前爱上了55岁的网友“学者”,深深被其儒雅的风度和风趣的言语打动,半年做了两次流产。让木子没想到的是,缠绵过后得到的竟是:“你太小了,不适合我。”

  近日,木子来到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的初恋是我的历史老师。他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妻子去世后一直没再婚,无子女。我从小喜欢文学,所以经常缠着他问问题。时间一长,他不仅给我安全感,还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成为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跟他接触越多,我越觉得同班男生都是孩子。虽然我最终也没有鼓起勇气向他表白,但那种被呵护和关爱的感觉让我初尝了爱情的味道。

  我和“学者”是在某社群网站上认识的,我在个人说明里写了一项寻求“大学问”男友的信息,而“学者”的个人说明里恰巧写的是“希望结识有缘女性”。刚开始,我俩的交流仅限于邮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没过多久,我就被他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所折服。他告诉我,他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和现在妻子的感情也不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我俩见面了,并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关系。那段时间,他通宵陪我复习,叫外卖,过年还给我压岁钱,并送给我一部手机,那种感觉像父亲、像哥哥,还像男友。相处的半年中,我做了两次人流。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日前突然说,我太小,不适合他,非要分手,让我难以接受。

  据专家了解,木子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出差,一年在家顶多待4个月,父亲对于她对她来说就个陌生人。“我妈是个标准的家庭主妇,不愿多说话。他们很少和我交流,更不说处男朋友的事儿,我对异性的所有认知都是自悟的。”木子说,和“学者”分手后,她觉得爱情对自己来说是件奢侈的事儿,决定除父母外,不再和任何人说话,不再谈恋爱,不谈婚姻。

  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医学博士张瑞生表示,“恋父情结”是少女潜意识里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放任,则会发展为畸形性向。对于木子的问题,张博士建议家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首先,在适当的时候教她了解性知识。木子的父母从来没有和她说过择偶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青春期躁动应该如何安抚。建议此类型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找准时机教孩子认识异性。第二,沟通渠道要通畅。沟通不是说说话、聊聊天,而是家长和孩子从心底建立互相信任,孩子有什么事情愿意和家长主动交流,这是最好的。第三,父母要和孩子多互动,不只是语言,还要从生活的细节人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阳光的家庭才能够帮助孩子正确成长,正确择偶。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