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雷锋战友传承“雷锋精神” 7年帮居民解难200件
2012-03-05 10:25:14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赵琪 王浩 张鸣霄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讯 修花草、擦楼道、扫庭院、淘下水……在道里区红专西段社区,多年来一直活跃着一名“活雷锋”,他叫李俊熠,是雷锋当年的战友。在退休的17年里,他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好事。7年前的今天,为了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他把自己的私人电话公布于众,只要有人打电话向他求助,就会立马出手相帮,被居民们称为“雷锋电话”;7年间,他甘当义务楼道清扫员、义务环保员、义务监督员,用自己的热情和服务为一方百姓解决生活难题200余件,让雷锋精神牢牢扎根在社区;7年来,他通过这种方式传送着“雷锋精神”,让人们知道,“雷锋”就在我们的身边。

  李俊熠正在更换楼道灯。

  与雷锋做仨月战友影响一生

  今年73岁的李俊熠1961年8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军区的一个汽车教导营学开汽车,当时雷锋同志也从抚顺某部队来到汽车教导营学习开车,他们成了战友。在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中,战友雷锋让他觉得很“神秘”,刷牙不用牙膏,也不用牙粉,只蘸着精盐刷牙;袜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经常周末请假外出,有人问他干什么去了,他也不说。后来雷锋牺牲了,大家看他的日记才知道他把省下的钱拿去做好事了,休息日时还帮别人盖房,雷锋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李俊熠,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1995年,李俊熠从哈市车辆厂武装部退休回到了家里,心里总感到空落落的,便开始琢磨着用更多的时间帮助别人。当时正赶上社区党组织开展美化亮化楼道活动,李俊熠带领着几名党员一起把楼道内堆积的杂物清理掉,把楼道墙壁粉刷得雪白,并自己掏腰包买来水泥、油漆,将楼道内破损的台阶抹齐、抹平,将扶手油刷一新。然后,各家收集别人不用的地板革,从一楼铺到八楼,再在各楼层摆上绢花。也就是从那时起,李俊熠成了楼道义务清扫员,用退休金购买清扫工具。10多年下来,他用坏的扫帚、拖布就有近百支。

  记者在李俊熠所在的楼道看到,环境特别干净,看不到一则小广告,一楼正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方便出入时整理衣帽,三楼半的侧墙上还贴着一副毛笔字:“请注意公共卫生,勿随地堆放垃圾。”

  李俊熠正在为居民排忧解难。

  设“雷锋电话”助困解难

  2005年,在社区召开的党员学习大会上,李俊熠把自己的小灵通手机号码公布于众,5514名社区居民只要有事都可以找他。时间长了,邻里间把他的小灵通89569248叫成“雷锋电话”。

  李俊熠说,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邻居有事相求,不管多麻烦,一天之内必须完成。他自掏腰包买来下水道疏通器、灯座、灯泡等工具,上门服务。去年正月初三的晚上,一位独居的70多岁老邻居打电话称,他家的保险丝烧了,李俊熠放下碗筷立即赶到。维修中发现工具不合手,想起有位居民家有专业维修工具,但又不知道具体住在哪个单元,李俊熠一连跑了十多个单元,爬了几十层楼才借来工具,把故障修好了。中医街148号楼住着一名残疾人,行走不便,一场大雨使他家门前的地面塌陷了很大一片,进出容易绊倒,李俊熠主动弄到水泥把地面抹平;家对门住着两位80多岁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卫生间水箱坏了,李俊熠帮助修好,下水堵了他去疏通,还亲切地说,以后他就是“老哥哥”的亲人。

  七年里,李俊熠的“雷锋电话”接了无数个,做了两百多件好事,没有一件事超过当天。最忙的时候,李俊熠凌晨5时就出门,晚上8时多才回家,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做好事传承“雷锋精神”

  李俊熠还把雷锋行动放到整个社区的环境建设上。他及时清除庭院绿地、花坛中的杂草,清捡垃圾,发现花坛内的花草品种单一,就自己花钱买来种子栽种。中医街街道两旁的果树生虫子了,他自费买来杀虫药;到了秋季,树叶飘落满地,他找来推车,把落叶扫成堆,找到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冬天,李俊熠带上工具,把中医街附近几栋楼前的积雪都清理干净。

  “小社区里,人人都喊我‘三大员’。”10多年来,李俊熠是楼道清扫员和庭院环保员,还是一名网吧义务监督员。2008年起,李俊熠在附近网吧里挨家“检查”,发现了学生就把孩子从网吧领出来送到学校去。

  几年来,李俊熠的事迹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他曾被评为“哈市十大杰出老人”“道里区模范共产党员”。李俊熠说,这些年来,做这些好事他不图啥名利,就因为他是共产党员、雷锋的战友,他想把战友雷锋的精神发扬光大、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