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庆油田“三创”活动成效显著 9年持续稳产4000万吨
2012-03-05 15:59: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东北网记者 侯巍摄

  东北网3月5日讯 (记者 侯巍)创业、创新、创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和我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大庆油田将“三创”精神与大庆精神融为一体,持续不断发展、创新,实现了连续9年持续稳产4000万吨,开创了原油稳产的新局面。2月17日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在接受采访时说。

  姜万春书记说,50多年来,大庆石油人弘扬创业精神,不断创新业、求发展,为维护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创造了5000万吨稳产27年的世界奇迹基础上,实现了4000万吨持续稳产连续9年,开创了原油稳产的新局面。2011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8154万吨、控制储量8568万吨、预测储量1.06亿吨,天然气控制储量422亿立方米。水驱未措施超产86万吨,三次采油达到1300万吨,外围产量保持530万吨,海塔上产到80万吨。他说,当前,国家能源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大庆油田储采失衡的矛盾,持续稳产的难度,投资成本的压力持续增大。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更需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优良传统,弘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进一步开创原油稳产新局面,助推龙江发展。

  激发创新活力,用“三超”精神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全员创新。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是大庆石油人解放思想、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纵观大庆油田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兴业史。新时期,大庆石油人始终坚持发扬“三超”精神,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高科技引领的“数字油田”,为大庆市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为龙江经济发展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姜书记说,科技是油田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持续稳产的生命线,创新是大庆油田的传统。2011年取得科研成果258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28项,获国家级授权专利147项。勘探技术、开发技术、工程技术均实现新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垣平1、大615-96平114等多口井初期日产油达到20-70吨。50多年来,以王启民、伍晓林等为代表的石油科技工作者突破常规、打破禁锢,为油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造创优队伍,打造作风、技能上过硬的创优队伍。大庆油田的发展得益于有一支传承“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过硬队伍。打造作风上过硬的创优队伍,首先要打造“敢担当、有干劲、做表率、强作风”的党员干部队伍,大庆油田注重提高基层干部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实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目标。在员工队伍建设上,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传统,把“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同时,通过设立网络“基层热线”信箱等形式了解建议诉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据姜书记介绍,大庆油田在会战时期就注重开展以苦练岗位技术为内容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并提出“人人要有真本领、硬功夫,一出手就高标准,一出手就高水平,一出手就过得硬”的工作目标。目前,大庆油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巾帼建功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创优创效。

  据了解,近年来,大庆油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伊拉克、苏丹、印尼到哈萨克斯坦,从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到开发技术,大庆的品牌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市场份额逐年翻番,实现了走向世界的新跨越。2011年实现外部市场收入211亿元,利润11.19亿元,其中海外市场实现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86.71%,利润11.05亿元,同比增长6倍。工程建设业务,海外市场收入达到15亿元,是上年的5倍。大庆油田每年为社会提供的市场容量达300多亿元,2011年上缴税费占大庆市税收的85%以上,年均GDP占大庆市的76%以上。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