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7日讯 早春3月,与迟迟不去的寒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市上下抢前抓早谋划项目的热情。3月1日,记者在火炬一次变迁建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焊花朵朵映红了工人的脸,机器轰鸣衬托着工人的冲天干劲儿,10米见方的钢管杆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大半。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月29日,我市已有90个重点项目抢先实现了开复工,开复工率达到15.2%。
“今年立春早,天气一直比较寒冷,客观上不利于项目的开复工。但施工单位全力以赴,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开复工的重点项目达到了创纪录的90个,实现了开门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保证项目尽早开工、复工,各个项目主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新建项目主体抢时间抢效率,早规划早审批早设计早施工。火炬一次变迁建项目农历正月十六就打下了第一桩,工地上130多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施工,高压线路基础部分将于4月1日前全部完工,确保10月通电。续建项目主体则想方设法抢工期,提前备料,组织施工人员提前进场。在油立方迁建项目施工现场,到处堆满了轻钢龙骨和各种管材,切割机、焊枪伴随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欢快地鸣叫着。“为抢工期,入冬前我们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抢在去年10月末完成了主体封闭,搭建了临时采暖设备,实现了冬季不停工。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室内系统配套和精装修前的准备工作,下周还有一百多人的施工队进场进行精装修,8月30前肯定能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孔繁民信心满满。
为保证项目早开工快复工,市委经济工作部分别在2月8日和14日召开了两次重点产业项目现场办公会,针对制约项目建设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消防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或现场办公当场解决,或责成相关部门帮助研究解决。市发改委、工信委、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都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做到“即来即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工作人员还定期深入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开工复工存在哪些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项目建设的关键在于早开工早复工。相关部门预计,在项目建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总计424个项目能够在3月15日之前实现开复工,占重点项目总数的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