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讯 3月6日下午召开的绥化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会议要求,各地要科学谋划本地工作发展路径,细化实化各项推进措施,加大规划力度,增加多元投入,推进市场开发,盘活农村资源,创新建设模式,强力推进我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市政协主席邱奎忠,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桂芝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兴东主持。
会议听取了10个县(市)区关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听取了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关于今年省市示范村的具体建设标准。
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抓好今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任务的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全省一流现代化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比较成熟的战略措施,探索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和农民参与为主体的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今年新建示范村总数要达到70个以上,全市争取实现“百村示范群”。市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要统一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研究思路和对策,把“盘子”定准定稳。要按照“十有五星”标准,全力推进星级示范村建设。要认真贯彻“三建一保留”原则,坚持规划前瞻性,优化区域布局,理清发展思路,按照撤屯、减村、并镇、建城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整村推进、多村合并、城镇吸纳上,按照围城、围镇、围路、围园区、围学校打造星级示范带,走出一条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会议要求,要加快工作步伐,争取全年主动。今年的建设任务重、工作量大,各地各部门要加快节奏,切实投放力量,集中搞突破,创新并推广五种模式。探索政府投入、市场开发、社会帮建等多元投入机制,突破资金瓶颈。在规划设计上要尊重民愿,符合实际,示范村要远近结合,产业园区、生态功能区和休闲娱乐区紧密融合,传统民房、别墅、多层等形式并举,中式、朝式、日式等风格并存。各地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建设规划完善、产业发达、特色鲜明、一体化特征明显的中心村,集中打造一批吸纳自然屯、体现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高标准示范村。要研究探索建立中心社区管理新模式,建设完备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探索实行农村物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