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8日讯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立足产业求发展”的思路,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初步构筑了以矿泉系列产品、农林产品和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去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利税25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实现11622万元和11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5.8%。
“特”字当头扬产品美名。该市依托独特的矿泉资源,先后建成了矿泉水、苏打水和矿泉白酒、酱油、醋等生产企业,打造出“火山泉”、“连池老窖”、“华山泉”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了五大连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火山泉饮品公司投资1200万元开发生产了重碳酸、偏硅酸矿泉水、矿泉白酒和饮料、汽酒等矿泉系列饮品,年生产能力1万吨,产品销往北京、哈尔滨等地。连池龙头酒业公司投资540万元生产大米酒、蛾公酒、连池老窖等矿泉系列品牌白酒,年生产能力3000吨,实现产值900万元,产品销往山东、哈尔滨、大庆等省市。由省农垦北大荒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百万吨矿泉水项目,设计年产天然矿泉水100万吨,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设备已订购,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3月份可试生产。由黑龙江省昌泰水泥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宝泉矿泉啤酒项目开工建设,设计年生产能力20万吨,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主要生产车间已完成,生产设备陆续进厂安装,预计今年5月份试生产。去年试生产的东谕矿泉白酒项目,总投资2亿元,设计年产矿泉白酒2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上缴税金4.1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五大连池市将以现有矿泉生产企业为依托,不失时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矿泉系列产品开发,通过龙头带动、协会推动等方式,形成体系健全、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矿泉产业集群,提高五大连池矿泉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壮大矿泉工业经济。
“绿”字为先壮产品筋骨。五大连池市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先后建设了畜禽冷冻加工、马铃薯精制淀粉加工和林木产品加工等企业,促进了绿色农林产业经济大发展、快发展。格球山北绿食品公司投资4200万元对西兰花、油豆角、马铃薯等3大系列25个品种的蔬菜进行速冻加工,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品主要出口美、日、俄、中东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二龙山薯业公司投资1.5亿元对马铃薯进行精深加工,年可加工马铃薯20万吨、生产精制淀粉3万吨,达产后可带动10万亩马铃薯种植,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万达木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生产实木餐桌,产品符合欧洲绿色环保标准,主要出口德国、瑞典、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龙镇开发面粉厂投资4000万元新上一条日处理小麦350吨的生产线,新建一座办公综合楼及3700平方米厂房和两个5000吨储粮仓,日处理小麦能力达到500吨。投资2000万元的华滨面粉加工项目和投资1300万元的龙垦面粉厂已经投产。该市将紧紧围绕绿色农产品、山产品和林木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洁”字立本显产品本色。发展清洁能源、进行清洁生产,是五大连池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该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投资3.4亿元建设了集防洪、发电、旅游、养殖、供水、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口水利枢纽工程。山口电厂装机容量2.6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4300万度,自2000年正式生产运营以来,已累计完成上网电量1.5亿度,实现收入6000多万元。去年累计发电近2000万度,实现工业增加值300余万元。国昌热力公司投资2500万元实施了城市供热工程扩容改造项目,新建100吨热水锅炉1台、换热站5个、双向管网2万米,分户供暖改造9.6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国电龙源,北京奥陆嘉等4个风能发电项目列入我省风电“十二五”规划,其中,国电龙源297兆瓦和北京奥陆嘉49.5兆瓦风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广核风电公司、大唐风电公司等多家单位在该市开展测风工作,为大规模开发风能资源奠定了基础。五大连池市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清洁能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