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孙晓锐)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召开之前,全国政协委员何小平特意走访了我省几个基层社区和村委会,形成了关于健全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提案,并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递交。
何小平委员认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居于源头性和基础性地位,要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要抓住基层这一源头。同时,还要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通过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等来切实保证公民的有效参与。
何小平委员表示,基层社会管理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滞后、资源人力匮乏、方式手段有限等问题。政权建设在城市社区层面没有延续到居民的直接管理层面,管辖出现了死角。街道与居民联系不紧密,基层群众诉求不畅,深入基层面对群众开展工作的很少。社会管理仍然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来实施。
何小平委员建议,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住城乡社区这个平台。加强社区体制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
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作用,进一步推进政社分开,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登记管理方式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将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管理格局,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