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埠端掉最大制贩假证窝点。
东北网3月12日讯 一面制贩各类假证假章,一面“钻研”制假门道。不仅了解每个颁发证件单位的发展历史,而且还掌握各单位历届负责人的名单,为的就是能更加逼真地造出各种证件和图章。日前,道里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四中队一举端掉了哈埠最大制贩假证窝点,收缴各类假证假章近3万个,其中假证2万余本、钢印近百枚、塑料印签4000余枚。
做假证:交易时双方落网
近日,有市民举报重要线索:有人制贩假证。刑侦二大队四中队在调查中了解到,该制贩假证团伙是一“家族企业”,成员都是湖南双峰县人,丈夫张刚是头目,妻子王丽和外甥张放辅佐。近段时间,张刚经常在固定时段与买假者联系,其中一名叫宋艳艳的商场售货员与其联系要购买一假身份证。9日,双方约定在某商场附近交易,侦查员将两人抓获。
侦查员发现张刚对制假颇有研究。他张贴了一张“百科全书”,上面记录着“香坊区与动力区合并时间”、“不同种类房屋的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建筑系数”、“各政府职能部门前用名和现用名”等。还有一个缝有数十个小口袋的“幕布”,每个口袋上都标注着各高校名字,里面装着该校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历任负责人的名单和图章。
买假者:想多骗单位补偿
10日,记者在道里分局见到了买假者宋艳艳。她称一位亲友因公死亡,为了多向单位骗些补偿金,需将亲友死亡年龄由70岁改成56岁。她找到张刚制作一个假身份证。当记者问其是否意识到犯罪时,宋艳艳说,她只知道制贩假证的犯法,要知道自己也犯法,就不会铤而走险。
制假者:年获利近20万元
张刚告诉记者,他是湖南双峰县人,曾做过木匠、搓澡工,见同乡做起了制贩假证的生意,他便拜师学艺,花1万余元钱从同乡手里买来制造假证的工具,与妻子、外甥做起了“家族生意”。每月制作一两百张假证,年获利近20万元。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