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嘉荫县农民走出国门“发洋财”
2012-03-13 10:34:12 来源:伊春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3日讯 “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打算再配些农机设备。我去年在俄罗斯种植的大豆纯收入达到了150万元。今年打算在那儿继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预计秋收时收入能达400多万元,纯收入能达到160多万元。”3月1日,正在县农机具商店选购耕地机械设备的嘉荫县向阳乡王家店村农民张显峰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

  张显峰是最早走出嘉荫去耕种俄方土地的农民。2005年,嘉荫县成立了对俄经贸工作办公室,鼓励农民走出国门去“发洋财”。正在他人还在犹豫不决时,张显峰毅然将家里的土地转租给村民,来到俄罗斯,种了40公顷大豆,因当时需要投入一些机械设备,所以当年的收益并不是很明显。第二年,他将耕种的土地扩大到300公顷,几年的时间,耕种的土地已扩大到1000公顷。目前,他已拥有大中型机械设备11台(套),机械总资产达250万元。

  在嘉荫县,像张显峰这样走出国门“发洋财”的农民还有很多。这些农民们在俄罗斯耕种土地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4月中旬至8月中旬四个月的时间,赴俄打工的每个村民收入都能达到2万元左右,平均月工资达5000元左右。

  近年来,嘉荫县抢抓国家实施“走出去”和我省对俄经贸战略升级有利契机,依托俄罗斯丰富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县口岸优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民经营”的发展模式,把对俄农业开发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强力推进,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境内外联动等举措,深度开发利用俄方资源。2011年,耕种俄方土地规模由2005年的160公顷扩大到13605公顷,赴俄从事农业开发的农民由2005年的25人增加到367人,作物种植由最初的单一大豆种植发展到目前的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和西瓜种植。除此之外,赴俄农民还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大豆平均每公顷产量1760公斤,粮食总产达24100吨,比上年增长24%。赴俄农民实现产值总和680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0.1万元,拉动县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9个百分点。7年间,嘉荫县赴俄农业开发人员已在俄罗斯两个州六个区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现赴俄农业开发已成为了该县富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嘉荫县对俄经贸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常胜介绍,今年全县计划赴俄375人,耕种俄方土地1.4万公顷。目前,已为230人办结了赴俄手续,剩余的正在办理中。备春耕的各项准备正在进行中,现已备不同熟期种子1900吨,化肥400吨。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