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秋林商圈停车一位难求 立体停车楼“吃不饱”“救场”遇冷场
2012-03-14 09:37: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鲁明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润广立体停车楼

  秋林国际立体停车楼

  哈市秋林商圈停车一位难求,然而商圈内现有两处立体停车楼却“吃不饱”,其中一处甚至200个车位停不满10辆车——

  -车主有的不知道有的怕麻烦

  -经营者认为受司机停车习惯掣肘

  -同行建议自身多宣传政府多扶持

  生活报3月14日讯 如今,在哈市市区的繁华地段,停车难问题不仅困扰着司机,也经常导致周边道路出现拥堵。近日记者在哈市秋林商圈实地走访时发现,道路两旁的露天停车位虽然每小时收费5元,可仍然是一位难求。与之对应的是,位于建设街上的润广智能立体车库(以下简称“润广”)虽然停车费是每小时3元,可仍面临少有车来停的境遇。与润广类似,秋林国际立体停车楼也经常出现大部分空库的现象。

  1

  现状:立体停车楼很空“很寂寞”

  12日上午,记者走访了秋林商圈附近东大直街、果戈里大街、阿什河街等多条街路,看到沿街停放的车辆非常多,只要是能停车的地方几乎都挤进了车辆。

  在果戈里大街与东大直街交口处,市民贾先生把车往一处四五米宽的泊车位里停,他对记者说,本来和朋友约11时在饭店吃饭,可因为停车问题他迟到了20分钟。据了解,在哈市繁华商圈停车,一直都是车位难求。

  与街上热闹的停车场面相比,记者在润广内看到的情景却是冷冷清清——可停放近200台车辆的车库内,停放的车辆不到10台“现在是有投入无产出,每天来停放的车辆不到10台,收入只有几十元。”润广的穆经理说,自该停车楼投入运营后,至今一直未实现盈利,处于赔本状态。“当初我们仅引进设备机器就投入两三千万,大到运载电梯、小至换螺丝钉,每年仅维修费用就需10万元左右,这几年来一直在亏损。”

  随后记者来到了阿什河街总共七层的秋林国际立体停车楼,这个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的立体停车楼停放车辆并不多,只使用了两层,其收费标准是每小时4元钱,在其附近的建民街露天停车场,记者看到,收费标准是半个小时4元钱,而旁边的华融饭店地下停车场,一个小时的收费是4元钱。即使这样,不时驶来的车辆也都是争相停放在路边。秋林国际立体停车楼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司机只要将车停在指定位置上就可以了,取车的时候也只需要2分钟左右。那么,设施先进、收费不高的立体车库,为什么经营会如此困难呢?

  2

  原因:停车习惯掣肘立体停车楼发展

  “啥是立体停车楼?车怎么停呀?安不安全?”、“哪有立体停车楼?没听说呀!”、“收费是不是很贵呀?”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市民及司机并不知道秋林商圈有立体停车楼,同时对其如何使用也并不了解。司机张先生说,他虽然经常来附近购物,但并不知道这周围有立体停车楼。

  很多司机表示,他们对停车有个习惯,一般情况下,喜欢停在道边,不愿停在地下,因为进车和倒车都比道边停车要麻烦。

  在润广门前,记者看到一辆黑色吉普车开到车库前询问是否可以停车?虽然停车位九成多都空着,但工作人员却表示停不了。穆经理解释说,由于受空间、技术等条件限制,一些“庞大”型号的车辆很难挤进停车隔板之间,所以只能停放小型车。同时,记者还发现,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隔板对于司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要想停放,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停在上面。

  “2008年润广投入运营不到几个月,就赶上周围道路进行施工,来这停车的司机少之又少,无奈之下,我们关闭了2 -4层,只开地下两层。”穆经理说,虽然立体车楼取车只需2分钟,由于现有的技术还不完善,大家等待的时间较长,遇上机械故障的话时间更长。此外,很多司机嫌麻烦而不愿意停的原因是长久以来停车习惯所致。

  3

  建议:自身加强宣传改善硬件条件

  在立体停车楼停过车的张先生建议,立体停车需要“软件”设施跟进。比如,立体停车楼企业应在商业区多设置停车指示牌,告诉车主哪里有停车楼,停车楼停车情况如何,停车费用是多少?这样可吸引更多车主去停车。 对于目前哈市立体停车楼遭遇的困境,在东北地区从事立体停车行业多年的某企业董事长邬国枫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企业可以通过多设立一些告示牌等让司机了解知道哪有立体停车楼,同时停车楼自身的一些限制条件也要改进。“在北方,很多司机喜欢驾驶越野车和吉普车,如今已经有设备可以让大型车辆停入立体停车楼内,此外,还可以将停车隔板改大一些,方便司机驶进停放。”此外,哈市立体停车楼的发展还应注意在区位上的选择,规划上要更合理一些,考虑到交通单双号限制等因素,多为司机停车方便考虑。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哈市立体停车楼还不够多,让市民‘看不到’。”邬国枫说,立体停车楼有不同的身份属性,由于手续异常繁琐,多个部门都要跑,致使一些商家不愿投资。要尽快明确立体停车楼的身份属性、加强政策扶持,这对发展立体停车楼、解决停车难无疑会起到重大作用。

  “立体停车楼不是高回报、快回报的投资项目,而是一项长期但比较稳定的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对立体停车楼的建设地价、收费标准、停车配建指标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政策。确保立体停车产业可以盈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立体停车楼的建设和管理中,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邬国枫说。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