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东宁植树期较往年提前一个月
2012-03-14 10:24:4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良武 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14日讯 一场春雪过后,乍暖还寒的东宁县抢前抓早,在全省率先掀起植树造林热潮,植树期较往年至少提前一个月左右。10日,记者看到,在东宁县城北面的山坡上,40多名农民正在有序地将3米多高的红松树苗栽进挖好的树坑里。据承包该地块的东宁顺风公司工作人员张涛介绍,此次植树面积达75亩,将栽植5000余棵红松。

  自2003年以来,东宁县坚持不懈开展生态建设,探索出“谁栽植谁受益、竞价发包河滩荒地、向社会公开招拍挂”等生态建设有效机制,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国家没有任何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他们自筹资金6000多万元,先后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侵蚀沟治理工程、插柳护岸工程、封山禁牧工程,并与绥阳林业局联合实施了“县企共建退耕还林工程”。目前,该县已累计退耕还林27万亩、插柳护岸6201亩、治理侵蚀沟2325亩,建成了鸟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边境国防林等4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3.2%,成为全国沿边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十年来,东宁县不换思路不变调,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计拿出400万元用于奖励生态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县涌现出一批“生态书记”、“生态镇长”和“生态村官”。同时,通过启动大榛子、红松坚果林等林果接续增收工程,使全县造林绿化百万元户达到656个,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效初显。

  今年,东宁县计划植树造林11万亩。该县林业局局长张秀月说,按照县里制定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我们近期发展蕨菜、刺老芽和畜牧产业,中期发展大榛子、核桃、蓝莓、蓝靛果、林下参和葡萄,远期发展红松坚果林,力争仅生态产业一项使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