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4日讯 “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风波似乎才刚刚过去,“可乐有致癌物”的说法又在市民当中传开,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市民十分头疼,为了“捍卫”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回归厨房,操起手边的工具,成为“DIY食品”(网络流行语:自己动手,做出与众不同的食品)一族。
“喝着自制的酸奶,吃着自己烤的面包,感觉很健康、舒服。”市民小刘告诉记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电视就会曝光一批“问题”食品,弄得自己觉得买什么吃都没谱,干脆,自己动手,面包机、烤箱、榨汁机、料理机,一周内,刘女士把这些东西统统收入囊中。起初做面包的时候手生,不会做,牛奶和糖、黄油的量也不知道放多少,现在行了,一周最少做两次,最多做四次。说起自制的面包,她很有成就感,“孩子爱吃我做的面包和点心,每逢她过生日,我还亲手做生日蛋糕。自己的东西不含添加剂,这样吃着才健康。”在小刘的带动下,她身边的很多朋友也纷纷开始购买面包机等自制食品的小家电和一些原料。
“绿豆放盆里用开水泡,搅拌直至水变温,变凉,放在避光的地方泡一宿,在豆芽的盆上盖上一块干净的湿布,控干净盆里的水分在上面压上重物,每天要给绿豆芽换水”。采访中,62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拿手的是生豆芽,以前是生活所迫,偶尔生了黄豆芽、绿豆芽拿到街上卖,添补家用,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听人们说有的豆芽是用什么药水泡的,也不出去买了,干脆在家自己弄。家里小孙女今年两岁,吃的方面很是注意,老人觉得,虽然肉泥、菜泥、果汁等小孩子的辅食都有卖的,但还是坚持自己给孩子加工,最起码不会有色素和防腐剂。
消费者纷纷选择回归厨房自制食品,榨汁机、豆浆机等小家电成为市场新宠。商场、超市的小家电销售员介绍,近期厨房小家电销量上升趋势明显,除了豆浆机等商品大受欢迎外,以前销量一般的面包机、烤箱等,销量也有所上升。
那么,自制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健康的吗?记者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到,自制食品其实讲究很多,如果市民在家处理不当,自制食品也会有健康隐患,比如用葡萄酿酒,容器消毒不到位、葡萄洗得不净很可能会残留细菌,再发酵成的酒很可能对身体有害。因此,建议市民在自制食品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项,做出真正健康的食品。
市民热衷自制食品,多半出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无奈,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偶尔自制食品是兴趣使然,越来越多的人自制食品反映出人们对食品安全所产生信任危机,相关部门应加大惩治力度,提高生产、销售标准来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