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字号绿色产品销往沿海城市 呼兰葱身价倍增
2012-03-15 15:32:0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王辛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5日讯 记者14日从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获悉,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430万亩,占全国的1/4。全国每8个绿色、有机和无公害产品中就有一个是我省的产品。其中,哈尔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将稳定在320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及产品认证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80余种“哈”字号名牌绿色产品销往我国沿海城市。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已经在全国叫响中国名牌产品五常大米、方正绿宝石硒米、双城八家子小米、阿城粘豆包、金都和金京的鸭稻米、尚志市珍珠山食用菌、延寿鸿源系列食品、呼兰大用系列杂粮、道里地百益玉米浆等80多个产品,80%的产品销往我国的沿海城市。据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南方市场对“哈”字号绿色食品的认可度高。这些“哈”字号在哈埠市场也占一定份额,但因为社会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本地居民对高端绿色食品的认可仍需时日。

  哈尔滨市呼兰区引导和扶持生产者、经营者注册“呼兰河”、“蒲井”、“禾下土”、“萧乡”、“富强晨光”、“千百合”等商标30多个,产品售价连年翻番,经济收入成倍增长。据呼兰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呼兰大葱”、“呼兰韭菜”地理标志经过5年多的使用和发展,带动了运输运销等关联行业的繁荣。呼兰大葱主产区兰河街道原野村大葱产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4年累计外销量已突破3000万公斤。兰河街道原野村的大葱,在北京、上海、大连、重庆等大中城市,每公斤价格卖到了1元以上,是普通大葱的二至三倍。去年,呼兰区的“呼兰韭菜”收入达3.2亿元,主产区户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