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刘洵 孙立刚 记者高长利) 学习农垦经验,加强场县共建,实现“大三江一体化”目标。记者从佳木斯市政府获悉,农垦系统今年为佳木斯市“三代”面积将突破500万亩。
佳木斯市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12个农场、红兴隆管理局3个农场、宝泉岭管理局2个农场、省农垦科学院1个农场,省森工总局2个林业局、省监狱管理局2个农场毗邻和交错。其中6个县(市)和郊区的36个乡镇、169个行政村与辖区内林场、农场毗邻。农垦的组织化水平、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程度在全国是最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十大工程”战略任务,提出一个率先,一个加快,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快场县合作步伐,使双方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互补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近几年,特别是2009年以来,富锦、同江、抚远等地每年都组织1000多人次到农场参观学习。此外,市委市政府还就一些重大决策特别是合作共建规划、目标、任务等多次到建三江等地征求意见,共谋发展大计。如今,佳木斯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市)区主要领导把思想统一到“三不论”上,即在区域合作共建工作上,必须以“大三江一体化”为目标,不论合作共建形式如何,能搞活就行;不论共建主体大小级别高低,能有作为就行;不论合作共建规模大小,能促进发展就行。如今,全市场县共建无“杂音”。
去年以来,佳木斯市合作共建工作按照“分属不变,区域一体,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粮食生产、科技示范、市场开发、农机合作、项目建设、人才共享、文化传媒等33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建区域经济由初期的“联合”逐步走向“融合”,“大三江一体化”已形成共识。
2011年全市“三代”面积达到470万亩,其中代耕面积达到230万亩,代收面积163万亩,代种6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去年通过与农垦18个农场合作,合力打造“三个百万亩示范带”,建设一个“集中展示区”,在农业标准、生产手段、种植时间上正在向农场同步作业迈进。其中示范带水田泡田日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抢回积温至少有100度,粮食增产20%。据统计,富锦市通过开展场县合作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0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扩大到358万亩,粮食可增产20%。
现在,佳木斯市各县(市)区正在掀起学习农场经验,加大旱改水力度的高潮。据悉,到2016年,佳木斯市场县(局市)合作共建面积将超过70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到100%。其中2012年全市“三代”面积突破500万亩,其中共建代催芽中心42个,代催芽覆盖本田102万亩,代育苗覆盖本田180万亩,代深松整地180万亩,代收28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