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车辆 出台六项措施24小时治超
2012-03-16 13:46: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6日讯(记者 张强) 治理超载超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哈尔滨市各个相关职能部门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实现良好的治超效果,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六项措施,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车辆。从今年开始,哈尔滨市将24小时治超。

  据调查,司机超限超载运输每赢利1元钱,就会对公路损坏付出100元钱的代价。当车辆轴载重量超过额定30%时,运输收益增加了30%,而公路养护的费用却要增加200%。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面建设、一面破坏,甚至破坏速度超过建设速度的恶性循环局面。在超限超载车辆的破坏下,路面会发生结构性的破坏,通常设计在20年寿命的公路,不到4年就要重新翻修。

  目前,哈尔滨市现管养公路3775条19154公里,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385家,大宗材料运输车辆11371台、驾驶员24012人,有路政、运政执法人员和综合执法人员1821人,配备治超检测车辆6台、固定式检测设备6台、便携式检测设备15台、路政执法车辆72台。

  哈尔滨市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形势严峻,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只有持续治理,才能巩固和发展以往的工作成果。为了有效治理超载超限车辆,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六项措施。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在治超基础设施上有新突破。今年,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加大治超投入力度,在现有京哈公路养路总段站、哈肇公路通河长兴站、哈阿公路养路总段治超站3个站点的基础上,推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14个固定治超检测站建设,力争3年建成11个固定治超检测站。今年,将规范推动建设集养护和治超为一体化的固定治超检测站6处,做到统筹站点规划,统一执法标准,控制住公路网关键节点,为治超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加大设备装备投入,出资购置治超专用车辆、执法记录仪、监控录像设施和POS机等科技治超装备,在科技执法水平上要有突破性进展。

  目标考核,行政问责,在治超工作体系上有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真正聚焦治超工作,将其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切实加大治超力度。今年,哈尔滨市将重新调整充实了市治超领导组织机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2个部门,增加到了24个部门,并将各区、县(市)政府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健全、完善治超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强化统一指挥、工作协调、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争取治超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固化长效机制,促进治超工作步入法制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为治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统筹规划,联防联治,在治超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哈尔滨市治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区域联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齐抓共管”的多部门、多领域密切配合、协调工作的局面。健全领导小组内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联合执法的协作机制,积极采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日常联动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真正形成治超合力。今年,在路面治理上,哈尔滨市将在每个固定治超检测站每天派驻6名公安交警人员、6名公安特警人员,实施24小时治超。公安交警人员负责对涉嫌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拦停,并及时指挥、疏导至指定治理超限超载卡点;负责对严重超限运输车辆查扣到指定地点;公安特警人员负责维护站点治安秩序,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保护执法人员安全;负责对聚众闹事、妨碍执法行为治安处罚。

  源头治理,多措并举,在源头监管上有新突破。加强矿山与河道采砂资源管理,整合现有沙石料开采企业,对哈尔滨市非煤矿山企业重新规划布局并实行总量控制,以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矿山开采秩序和强化市场监管。

  加强宣传,打黑除恶,在治超宣传上有新突破。以货运源头单位、运输企业、养车户、驾驶员为重点对象,发放宣传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治超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基层组织、厂矿企业、运输业主、驾驶员大力宣传治超法规、典型案例,并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切实提升驾驶员、车主、运输企业的守法意识。要打击黑恶势力。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挥沿线群众保护公路的积极性,设立义务监督员和监督举报电话,力争将治超举报受理纳入110业务范畴,由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举报者给予奖励。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组织好各方面力量,关心、理解和支持治超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和有利环境。

  强化队伍,规范执法,在行政执法水平上有新突破。哈尔滨市运管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统一对非法改装车辆的处罚标准,做好“车源头”治理工作。哈尔滨市公路部门按照治超执法工作需要,完善执法队伍建制,充实和加强一线执法力量,认真抓好执法人员培训,建立一支军事化执法队伍,承担市区治超执法重任,并指导区、县(市)治超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各区、县(市)也要调整、充实治超执法力量,满足治超工作的实际需要。

责任编辑:代峥

【专题】黑龙江省打响“治超”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