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8日讯 龙年的春天即将来临,记者在肇东“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却先见到了项目建设涌动的滚滚春潮:比进度、学经验、铆足劲,一场凝聚着动力、拼搏的项目攻坚战正在进行……
投资1.77亿元的金刚山蔬菜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是肇东市2011年引进的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在项目现场,工人们冒着料峭的春寒正在紧张地施工。“现在条件比较艰苦,过年也没休几天,为的就是今年开个好头,让企业上半年能顺利投产,早日见效。”一直在建设工地的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春来信心十足地说。
总投资5.1亿元的星湖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从去年6月份奠基到建成投产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投产后生产的赖氨酸系列产品产销两旺,就连春节期间工人们也是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总投资8亿元的黑龙江成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项目是全省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先期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工,现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吊装搬卸设备;黑龙江爱趣源包装印刷项目从去年6月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19天,现在企业生产的高端奶制品礼品箱、酒类包装箱等订单不断,一期项目年产值达1亿元。今年还将上马二期扩产项目,建设两条包装印刷生产线,实现项目的扩张发展。
汇源果汁、宝迪生猪、成达肉鸡、伊利乳业、大庄园肉业……步入肇东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记者看到在昔日寸草难生的重度盐碱地上拔地而起的一处处现代化厂区荡起层层绿色涟漪。“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只要是项目建设的事儿,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去服务,服好务。”肇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勾志民如是说。
去年该市“十大招商团”分别进驻企业比较集中的四川、福建、广东、江西等主要省份并建立招商“根据地”,11月底集中签约47个大项目,个个超亿元,堪称“大块头”。
在全省很多地市都像肇东市这样过冬不“猫冬”,利用近半年封冻时间抢工期、抓进度、忙招商、促投产。各地紧扣产业项目建设这个核心“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项目建设作为破解结构性难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强力推进。2009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9.1亿元,同比增长37.6%。全省城镇在建亿元以上建设项目891个,比上年增加223个,完成投资2151.3亿元,增长39.2%,拉动城镇投资增长18.1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12.6亿元,同比增长35.5%。全省城镇在建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157个,同比增加266个,完成投资2878.3亿元,增长33.8%,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1.7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23.8亿元,同比增长31.8%,高于全国9.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673个,比上年增加577个,完成投资3523.8亿元,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7.4个百分点。项目强势拉动投资高幅增长,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产业项目,潜力在产业项目,希望也在产业项目。2011年,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产业项目三年决战”思路,向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挖”项目、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项目、向非公经济敞开大门“招”项目、向扩大招商引资“吸”项目、向发挥科教优势“孵”项目、向与中央企业合作“捆”项目,向争取国家政策“贴”项目。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2011年产业项目启动之年成果丰硕,445个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开复工430个,完成投资93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04个,为年度计划的100%。全省产业项目平均完成投资2.18亿元,双鸭山、大庆、鹤岗、黑河和哈尔滨等5个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是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攻坚之年,黑龙江省确定了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500个、完成投资1500亿元,比2011年增长50%,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5%的目标。气温回升、大地解冻,龙江大地上的项目建设红红火火,一片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