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大学搭建人力资源平台 大学生就业率超过90%
2012-03-18 12:53: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鸡西大学。资料图

  东北网3月18日讯(记者 侯巍)鸡西大学通过实施政校合作,校企对接,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平台,打造“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实现了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四满意”的目标。2000年以来,鸡西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每年都超过90%,2010年4月,被教育部首批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所典型经验推广院校”。

  据了解,“两全三网四业”品牌中的“两全”即强化全员抓就业,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全过程抓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三网”即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四业”即毕业生能就业、可择业、择高业、敢创业。

  创建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强化政校合作

  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鸡西大学与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建了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首开全省“引政入校”先河。双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软硬件设施,拓展联合体的服务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人力资源人才市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

  2011年,鸡西市政府出资200余万元,在鸡西大学校园内改建联合体综合办公楼;投资150万元设立60平米电子显示屏,随时发布就业创业岗位信息。鸡西大学在教学楼阳光大厅设立面积为820平米人力资源交流大厅,设立自己的人才市场,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就业,近三分之一毕业生通过每年100多场招聘会成功就业。经过8年多的不断完善和实际运作,目前已成为鸡西地区空间最大、服务面最广、合作最好、推荐成功率最高的人才市场。已实现“大型招聘会月月搞、专场招聘随时办、就业推荐天天做”,基本实现了立体化和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与毕业推荐新格局,实现了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用人企业的多方共赢。

  校政双方联合开展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同时开展其他有关人力资源市场工作,共同打造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创建校企合作办公室,强化校企合作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发挥其“总调度”的作用,促成了企业用人与院系专业人才紧密对接。2011年三学期,共有1000多名学生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实习。

  展“3N”就业魅力,密切校企合作

  “3N”就业推荐模式是以“天网”、“地网”和“人网”三个网络(NET)为平台,建立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也是鸡西大学就业能力超市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

  天网就是利用互连网信息技术,与全国的就业推荐基地建立紧密联系,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目前鸡西大学建成了万兆校园网和具有独立域名的鸡西大学就业资讯网,形成了天网管理和应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校系及学生四级信息化管理)。就业能力超市通过创建的鸡西大学就业资讯网,与全国60余家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协议;同时免费为企业提供网络空间宣传企业文化和适时发布招聘信息;利用短信平台为应届毕业生发布个性化求职信息;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为全校同学提供免费的网上职业测评服务。

  地网就是鸡西大学在全国各地的建设就业基地、信息站同时与鸡西大学学生创办的以创业拉动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季节性批量提供就业信息和即时性传递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为前去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接待服务和就业安置等工作。目前鸡西大学的就业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达160个。

  人网就是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就业推荐工作队伍及兼职就业推荐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推荐信息员网络体系。目前就业信息员在全国各企业发展5000多名。

  “天网、地网、人网”的3N就业推荐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及“出口畅、入口旺”等办学思想。每年邀请近千家省内外企业到校举近百场校园现场招聘会,为就业基地和信息基地举办一百余场网上招聘会,学校每年为每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不少于8个与所学专业相关和相近的就业岗位信息。对应届毕业生实现了网上招聘信息化、远程面试可视化、推荐招聘市场化、信息发布即时化、求职招聘实时化等服务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科学就业。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