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8日讯(记者 侯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黑河市国税系统充分发挥了税收调节经济运行和参与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通过不断优化税源结构,实现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收入从2000年的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8亿元,翻了两番多。2011年全年共组织税收收入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91%,为上年同期的110%,同比增收8861万元,国税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黑河市国税局下辖11个县(市)区局及直属机构,在职干部职工671人,有15个对外服务窗口单位,覆盖全市城乡,负责全市22818户各类纳税人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黑河国税局紧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民生为重、服务为先”为核心,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打造群众满意窗口上创先争优
创新服务理念。针对纳税窗口贴近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特点和优势,确定了“三创”目标,并将创争目标作为点评和考核的依据,实行项目化管理。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工作、立足个人实际、立足纳税人需求,积极参加创建活动。树立以“一般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以“松散型”服务向“系统型”服务、以单一部门服务向社会协同服务转变的理念,切实通过理念创新带动服务创新。强化服务措施。自主开发了“纳税人自助服务平台”,推广网上纳税申报、网上认证等多种申报和缴款方式。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施了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
创新服务载体、在丰富为民服务手段上创先争优
通过开展“三亮三比三争”活动,全力打造先锋品牌窗口,实施“共产党员示范”工程。主动地公开党员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争当服务群众的模范。设立“党务公开”公示栏。在全市国税局下辖的11个县(市)区局及直属机构设立党务公示栏。将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各项评比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实行公开,激发了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营造了创新思路、勇争上游的浓厚氛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了国税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先后开展了“支援新农村建设”、城市下岗职工“一帮一”、资助春蕾女童、“博爱一日捐”等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各类捐款捐物活动10余次,累计金额达11.5万元,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创先争优
一是创新方式方法,优化服务环境。在实施税企联系制度工作中,采取定期走访、发放问卷、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涉税问题。先后走访了重点税源企业15户,现场解决涉税问题8个,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二是提供政策支持,提升服务质效。落实增值税转型,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企业、困难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为3057户下岗再就业职工办理税务登记免收工本费8.3万元;为4571户企业办理减免税12.3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7.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