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网购时代部分老居民区现尴尬 户牌缺失快递员送件靠喊
2012-03-19 05:39:07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9日讯 哈尔滨市市民周言是个时尚人,热衷网购,他在享受淘货乐趣的同时,更享受着送货上门的便捷。但最近,周言苦恼地对记者说,这种便捷现在却让他有点“哭笑不得”。周言住在道外区的一栋老楼里,一层楼有四五家住户,外人根本分不清哪家是1号,哪家是2号,每次快递员来或是站在院子里喊,或是站在楼道里喊,为此邻居们已经“警告”过他多次:以后快递员再这么喊,你就写个门牌挂在窗外好了。

  无独有偶,市民李女士也遭遇了没有户牌的苦恼。李女士家住道里区某小区3单元501室,该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用于标注各家位置的搪瓷牌早不见了踪影,一个楼层3家住户,只能按楼梯猜测一门和三门。一个月前,503的住户开始卖房子,由于没有户牌,来看房子的人经常敲错李女士家的门,有个周末,李女士数了一下,家里的门铃一共被按响了10次,无奈之下,她只好用纸写上“对门卖房”的字样贴在门外。

  在安达街、安固街、安顺街等老居民区,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门上户牌的位置都被小广告占据着,根本分辨不出来是几号。邮递员孙明告诉记者,楼内的户牌比较混乱,有的是广告商贴的,有的是居民自己手写的,他们即使天天送信也有走“迷糊”的时候。安化街居民郭大娘说,现在大家上网购物、叫外卖、送牛奶、买卖二手房的多了,敲错门的事儿几乎天天都有。

  “在居民区走访中,这种户牌缺失现象挺普遍。”据南岗区民政局地名科孙光仁科长介绍,像这些老的居民区当年进户时,楼道内都有搪瓷的户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户牌早已经丢失,政府部门没有集中补设过,居民自己也没在意,现在用的多了就感觉发蒙了。

  哈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孟处长说,按照相关规定,户牌是由民政部门指定厂家制作,统一样式、尺寸和材质,而后由街道办事处编号核发,但由于户牌涉及面较广,数量较大,民政部门将在进行调研后再进行规划整治。出于便民考虑,市民可以暂时制作一些个性化户牌,方便户籍管理、信件投递等。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