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木兰县一村每人救济口粮60公斤 村民仅分到6公斤
2012-03-20 07:35:07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康福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部分村民分到的救灾大米。

  东北网3月20日讯 19日,木兰县吉兴乡永胜村刘粉房屯村民们告诉记者,去年8月,刘粉房屯遭受了罕见的雹灾,玉米和大豆减产很多。本月4日,村书记徐某用广播通知村民,让大家到他家去领救灾大米。但灾民们在领大米时却发现:有的村民是按家里人口数分到了十余袋甚至数十袋不等的大米,但有的灾民一家几口人却只领到一袋大米,而仅领到一袋大米的灾民还有不少户。

  一家四口分到25公斤大米

  村民刘某说,他家4口人,按村书记说的“每人60公斤标准”,他家应得240公斤大米,但实际上他家只领到125公斤大米,其中100公斤是别人给的。记者在刘家走廊内看到了5袋救灾大米,米袋包装显示每袋重25公斤,为“龙哈”长粒香米。刘某说,他家在江湾地区有一块承包田,村里不少人都将江湾地区的承包田包给了村书记种,但他包给了另一村民。领救灾大米时村书记说,凡将江湾地区的承包田包给别人耕种的,只能给一袋大米。因包刘某家地的村民与刘某的关系挺好,把领到的救灾大米给了刘某4袋。另一受灾农民说,他家7口人,江湾地区的几亩地包给了本家侄子,也是只给一袋。

  村书记拉走200多袋大米

  村民孙某和王某说,两家各有5口人,村书记只给他们一家一袋大米,他们很生气就没要。孙某说,发大米的前几天,村书记徐某拿着一张合同,让那些将江湾地包给他的村民在上面签字,说:“上面要发救灾粮或救灾款,也没多少,你们就不要和我争了。”大家不知咋回事,都稀里糊涂地签了字,想不到村支书的目的是为了多占大家的救济粮。这些村民说,只领到一袋救灾大米的约有20多户,剩下的200多袋大米都让村书记拉走了。

  乡长称每人应得60公斤大米

  记者找到村书记徐某家,其家人说是徐某外出了。在木兰县民政局,自称姓李的副局长告诉记者,去年8月18日,木兰县吉兴乡和柳河镇遭受雹灾,省市相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拨发了2000余万元专项资金赈灾。本月初,他们将救灾的大米和棉大衣、棉被送到了吉兴乡和柳河镇,并分发到了农户手中。记者问其是按什么标准发放?李说,大致是根据下面上报的受灾人口数及缺几个月口粮来分的,具体是怎么发放的由各乡镇确定。李给记者提供了一张救灾物资分配表,该表显示,吉兴乡永胜村需救济人口数为1271人,需救济口粮数为77.34吨。

  随后,记者来到吉兴乡政府,李乡长说,该乡按每人60公斤标准发放救灾大米,棉大衣和棉被都是按家庭困难情况发放,再详细的情况,他就不知道了。

  有关救灾大米被克扣一事,本报将追踪报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