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1日讯 (记者 张强)3月23日,黑龙江省气象局将大力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宣传气象服务对保障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方面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省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已超过1∶40。气象日当天,我省气象台科普基地、气象服务中心、气象科普馆等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3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据介绍,气象日当天,黑龙江省气象局将积极开展主题科普宣传,并与春耕春播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相结合,组织相关气象技术人员通过气象大喇叭、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以及广播、电视、报刊、手机气象短信等各类媒体第一时间把年景分析、春播气象形势等气象信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黑龙江省气象局要求,气象专家为党政机关或中小学作一次气象防灾减灾和关注气候变化的专场报告;与水利、科协等部门组织召开一次以天气、气候和水为主题的座谈会;围绕当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热点事件和防灾减灾向当地党委政府报送一项咨询报告;深入“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县(市)或社区进行一次气象防灾知识集中宣传;气象日期间,气象部门至少组织一次对外开放。各地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接待公众参观、开展专家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宣传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气象日当天,省气象台科普基地、省气象服务中心、哈尔滨市气象科普馆免费对外开发。省气象局专门组织气象专家开展气象咨询,解答市民的提问。同时,组织编印各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画册向广大市民、中小学生发放。把气象防灾信息第一时间发放到公众手中。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气象现代化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等多个行业和部门。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已超过1∶40。
小常识: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是成立于1873年的国际气象组织,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已有189个会员。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这一公约正式生效后,国际气象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确定一个主题,以纪念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