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嘉荫县在校寄宿生全部吃上“营养餐”(图)
2012-03-21 19: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午餐时间,学生们吃得很开心。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东北网3月21日讯(记者 李倩) 在小兴安岭东北部的嘉荫县,有这样一群孩子,为了求学,小小年纪就要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他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日常生活难以得到父母的照管。曾几何时,“天天有肉吃”成了孩子们心里小小的奢望。小学六年级的玄佳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住校好几年的她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给的伙食费吃不起肉,最常吃的就是馒头和粥,有时候上课上到一半就饿了。

 
玄佳辉在窗口打饭。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3月15日午餐时间,记者来到了玄佳辉所在的嘉荫县第二小学,还没到食堂就闻到了一股肉香,走进食堂发现,中午的菜单是排骨炖豆角、肉炒蒜苔、鸡蛋炒豆腐和香肠,佳辉说县里给了“营养餐”补助后一日三餐都吃得很好,像今天就有她最喜欢的排骨炖豆角和肉炒蒜苔,百吃不厌。

  据了解,为了能让在校寄宿生们三餐都有肉吃,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县委县政府从2010年秋开始实施“营养餐工程”。补助标准从2元/人.天提高到现在10元/人.天。为了这一惠及到全县所有在校寄宿学生的善举的顺利实施,仅今年一年财力有限的嘉荫县就要拿出近500万元。

  记者在食堂门口的黑板上看到,上面写着本周的食堂菜谱,午餐周一是排骨炖海带、肉炒油菜和拌豆腐,周二是红焖肉、肉炒白菜干豆腐和地三鲜,周三是炖鳕鱼和肉炒菜花,周四是红烧鸡腿、韭菜炒鸡蛋盒肉炒青椒大头菜。


 
午餐时间,嘉荫二小的同学们正在打饭。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校长孔琪说,为了能让孩子们吃得可口健康,尽可能花样多些,菜单定期都有调整,除了三餐顿顿都有肉菜外,每天中午的13点还为孩子们加餐加水果,晚自习期间还会为孩子们提供蛋糕、奶和面包。四年二班的杨阳告诉记者,他住校有两年多了,这里做的饭他很喜欢吃,比爸爸做的都好。他最欢吃的是学校做的排骨和加餐发的橙子。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当地的多家学校,了解到像这样的学校该县共有13所,优惠政策惠及在校寄宿生1540多人。嘉荫县教育局局长付国军介绍说,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的“寄宿生营养餐工程”是该县重点办好的30件民生实事之一,县委县政府极其重视。补助标准从最初的2元/人.天到3元/人.天,逐步提高到10元/人.天;补助范围也从义务教育扩大到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和职高;补助天数也由原来的26天,调整到30天。同时,为了让寄宿生营养工程的每一分补助都花在孩子们身上,全县13所学校的54名炊事员的临时工工资也由县财政全部负责。

  付国军局长说:“营养餐工程的实施深得民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了,从过去的偏瘦变为了正常,脸色红润了,体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到了节假日都不愿意回家了;该工程的实施还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寄宿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下一步,该县将在继续增加县级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家和省营养餐工程资金的争取力度,力争全部免除嘉荫县寄宿学生的所有伙食费。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