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陈光标来了要投3亿搞环保 引荐几百名企业家龙江“掘金”
2012-03-22 10:43:02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伟俏 宋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22日讯 20日10时,哈尔滨华旗饭店,陈光标的房间。19日深夜飞哈的陈光标,脸上倦意未消。

  陈光标,有人认为这位“中国首善”多数做法是作秀,更有人对他的“高调行善”不认可……众多非议、各种不同声音交织,让陈光标无论走到哪,绝对是明星级人物,面对记者采访,所有问题他都不回避。

  他此行来哈,准备投资3亿搞环保,更拉来几百名企业家到龙江考察投资。他认为,财富如水,一杯水可以自己喝,一桶水可以存在家,当你拥有一条河时,就要与人分享;他无奈,质疑太多,之所以高调慈善是想带动更多人做慈善,搞创新型慈善,从慈善到投资,相当于从送“鱼”到送“钓鱼竿”……

  谈项目:

  最喜欢环保产业

  这个有着“中国首善”头衔之称的新闻人物,他是干什么的?他的钱来自哪里?

  陈光标给出了答案。他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的产业是国内最大的高科技环保拆除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把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的公司。

  说起环保,陈光标滔滔不绝,正是这个他最喜欢的产业,支撑着他的慈善事业和一切花销。“我们企业进口的‘变形金刚’设备,把建筑垃圾与废旧钢筋分离变成乒乓球大小的颗粒,然后垃圾以二三十块钱一吨的价格卖出去做路基辅料。光这个项目,一年的营业产值大约在70亿,这还不包括废旧钢筋。”

  这个话题与其此行来龙江考察投资紧密相扣。“我对黑龙江的环保产业投资意向非常明确。目前,黑龙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还处于填埋状态,对于耕地占用、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很想对黑龙江的环保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此次有投资3亿元建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意向。同时,我还想引进德国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对黑龙江的秸秆再利用进行尝试。”

  谈此行:

  这是南北交流合作共赢的机会

  陈光标这次来哈的身份很重要,他是此次我省与外埠企业项目交流合作会的组织者。

  去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哈,看到冰天雪地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哈尔滨、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宽松的政策环境,让陈光标看到了新的创业基因。

  陈光标说,许多年以前,他就知道黑龙江为了国家的粮食、能源安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决定来此投资后,他在全国两会期间,向企业家代表委员发出倡议,到祖国“粮仓”黑龙江去考察投资。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出席两会的企业家的积极回应,短短5天的时间里,就有400余位知名企业家报名。

  陈光标说,这是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黑龙江新形象、新发展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南北交流,促进各地企业家共同把握在黑龙江发展的机遇,合作共赢、共创辉煌的契机。在这次报名参加活动的民企中,上市公司超30家,企业年销售额及资产合计超6000亿。

  谈投资:黑龙江是企业家转型的“隐形金矿”

  “目前,中国企业正面临转型,黑龙江则是企业家转型的‘隐形金矿’。黑龙江拥有矿产、林木、水利、生态资源等诸多优势。如何让这些宝贵的优势转化成加速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迅速改善民生的成果,这需要我们通过大力合作,将资源优势与观念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等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有效打通优势与成功之间的路径,我个人觉得就是要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项目之间的互动。”陈光标表示。

  “来之前,他们已经开始研究黑龙江了。我所知道的一个企业家,看中了黑龙江的木材资源,准备投资一个项目,将木材切成块、做成半成品再出售。”陈光标说,此次前来的企业中,已经有二三十家企业确定投资的地点在鸡西、牡丹江、森工林业等部门,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绿色食品、养殖业深加工等方面。

  谈转型:从慈善到投资,相当于从送“鱼”到送“钓鱼竿”

  “从慈善到投资,这是创新型慈善,以前带着企业家捐钱,现在带着企业家投资,相当于从送‘鱼’到送‘钓鱼竿’。”陈光标说,慈善是他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交流合作会是他慈善事业的转型。

  从个人慈善捐赠到倡导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再到组织企业家赴边远地区考察,近些年,陈光标一直在探讨慈善行动的转型创新。

  早在2005年,他就曾组织400多名民营企业家赴苏北宿迁投资考察,并在当地捐赠了500多台教学电脑和6辆商务车。从那以后,陈光标就开始探索组织带领民营企业家进行慈善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四川、云南等地。

  “今年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将公司利润的50%以上拿出来做慈善,在这个基础上,探索慈善制度建设和慈善形式的创新。”

  谈家人:举家致力于环保常带儿子去贫困山区

  说起家人、孩子这个话题。采访氛围立即轻松起来。

  慈善和环保,都是绿色,生机盎然。绿色能当名字用,这事儿只有陈光标能做。2009年,他动员全家都改了名,他叫陈低碳,妻子改成了张绿色,两个儿子一个叫陈环境,另一个叫陈环保。之所以这样做,陈光标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今后,他们一家人都将致力于中国的环保事业。

  陈光标经常带他的两个孩子出席一些慈善活动,也会去贫困山区。“我要引导他们懂得感恩社会和包容社会,我希望他们长大了和我一样,一辈子从事环保产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

  “我父母和妻子对我行事高调的作风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一方面支持我做慈善,一方面希望我能低调一些。我父亲还给我写过一幅字叫‘高调行善、低调做人’。现在,我会进行一些调整,在宣传方面稍微低调一些。”

  谈高调慈善:

  希望带动更多的人

  一起做慈善

  质疑陈光标的人称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为“暴力慈善”。面对质疑,陈光标认为自己的慈善不是高调,而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需要。

  他认为,慈善的方式有高调和低调之分,而没有暴力之说。高调做慈善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这是社会需要的一种大善,绝不是什么暴力。“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动摇慈善助人的初衷和决心,坚持做慈善和环保是我一生不变的选择,也是我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面对各方的质疑,陈光标说:“如果质疑我的人有爱心,就请您和我一起行动,一起做慈善。因此慈善不在于你用什么方式做,最关键的是你做了没有。事实上,这几年许多人在我的带动下行动起来了,这让我很欣慰、也很感动。”

  在2012年的春天来到黑龙江,陈光标这一年要在这里东奔西走,要投资,要做慈善。

  精彩语录

  慈善不在于你用什么方式做,最关键的是你做了没有。

  搞创新型慈善,从慈善到投资,相当于从送“鱼”到送“钓鱼竿”。

  坚持做慈善和环保是我一生不变的选择,也是我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今年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将公司利润的50%以上拿出来做慈善。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