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聚力打造“中国农机谷”
2012-03-26 11:08: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亿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26日讯 25日,以签订农机贸易合同近百项,总金额11.5亿美元,现场销售农机8900万元的突出成果,为期3天、规模空前的农机博览盛宴在实现了“政府满意、企业高兴、农民实惠”的预期目标后画上圆满句号。

  3月23日至25日,国内外知名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采购商及农机用户5万多人齐聚2012中俄(佳木斯)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展示农机产品最新成果,感悟中俄农机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

  定目标 打造“中国农机谷”

  从2010年成功举办首届中俄(佳木斯)农机展洽会开始,佳木斯就锁定了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佳木斯建成全国最大的集农业机械装备研发、生产、物流、会展、销售于一体的农机产业化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农机谷”

  佳木斯市市长孙喆认为,建设“中国农机谷”,佳木斯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农业、区位交通、资源富集、政策环境、科技人才等五大优势。

  佳木斯周边遍布大农场、大林场、大煤矿,行政区内耕地面积超过2800万亩,境内有20个省属国有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还有一批高水平的农机科研院所,发展现代农机产业基础条件优越。

  与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和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市隔江相望,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开工在即,佳木斯对俄的江海联运、陆海联运将更加便利,对俄合作桥头堡和枢纽站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全市规模以上农机装备制造生产企业有19户,已形成拥有农业收获、牵引、播种、整地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等四大门类80余种系列产品的农机制造体系。一批具有较强技术装备、产品研发能力的农机制造企业群体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

  2010年,当佳木斯市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两大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后,更激发了他们打造“中国农机谷”的信心。

  建载体 “农机园”快速崛起

  江苏常发集团董事长黄小平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与佳木斯签订常发佳联项目合同时还只是规划在一张图纸上的“佳木斯农机产业园”,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魔术般地在一片荒地上迅速崛起。园区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为企业如期开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佳木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司雅娟告诉记者:“自2010年佳木斯市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两大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农机园建设力度,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及基础设施等一并启动。”他们采取“保姆式”服务,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农机园从零开始,“强行起飞”。

  位于佳木斯市高新区内的农机产业园规划面积800公顷。目前,重点建设的园区主干道路和“三纵四横”路网、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消防、绿化、路灯等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园区已引进客户资源近200户。江苏常发集团重组佳木斯佳联收获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年产500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项目,省农机公司和北京融拓公司收购佳木斯北方机械厂,投资2.3亿元建设年产万台大型耕整地机械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已经落地建设。随着这些大项目落户园区,机械设备加工、液压件制造、电镀生产线等一大批配套项目随之跟进。

  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5户,被纳入全省“9+4”重点产业园区。

  到2015年,农机园计划投资71.6亿元,重点发展大型收获机械、动力机械、大型农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产业。努力搭建农机产业支撑平台和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

  办展会 聚集“世界目光”

  从2010年至今,佳木斯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俄农机展洽会。累计签订农机贸易与项目合同总金额30.15亿美元;展出体现农业机械最新成果的种植、收获、动力、工程等十大品类的数万件展品;现场销售农机2.1亿元。共有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官员及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经销、采购商,农机农技专家学者和广大农民15万多人次参会。

  连续三次参与展洽会组织工作的市商务局副局长吕平阳谈起展会的变化十分感慨:“展会的主办方由最初的3家,增加到6家。展区也从最初的设在马路上移入现代化专业展馆。在展会内容上,由最初的宣传推介、产品展览、项目合作,逐步向农机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农机市场建设、对接‘三农’等深层次领域拓展。使展会的承载力、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之所以能在两年时间里使展会的硬软环境实现“蝶变”,源于这个市确定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会理念和“交流高新技术、构建合作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现代农业”的办会宗旨。

  去年,佳木斯引进天润国际控股集团投资15亿元兴建现代化的天润国际农机具博览中心,并力争在五年内将其培育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农机具集散、交易、展示平台,助力佳木斯由农业大市向农机大市转变,真正把中俄农机展打造成国际品牌。

  副市长王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俄农机展是我省三大展会之一,也是中俄两国间最大的国际性农机展会,并被列入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的重要内容,上升为国家经贸战略层面。

  大招商 “执着”诚感八方

  初春,乍暖还寒。由市长孙喆率领的佳木斯赴韩国、日本招商引资团在两国的多个城市掀起“佳木斯冲击波”。不仅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增进了相互了解,为下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是佳木斯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的缩影。年初以来,这个市采取多种方式启动了系列招商活动。在市领导率队赴京跨海进行高端招商的同时,他们根据前两届展会参展企业情况,把国内主要农机生产企业划分为四个区域,组成四个回访组,分别由市领导带队,对参加前两届中俄农机展的86家企业进行回访,征求各方对其举办中俄农机展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他们及境外农机客商参加展洽会。

  多措并举的大招商活动,使前两届中俄“农机展”人潮涌动、交易火爆、捷报频传的场面在本届展会上得到更全面的“复制”,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产业发展,加快黑龙江省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