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许建国:追逃网上认出“发小”杀人碎尸团伙现形
2012-03-27 10:07:56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威 黄迎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许建国。

  生活报3月27日讯 专门绑架坐台小姐、勒索后杀人碎尸,这个作案手段令人发指的四人团伙,在“漂白”潜逃近十年后被哈尔滨市警方擒获。这场轰动全国的抓捕,也让很多人记住了原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许建国。一般来讲,破命案是刑警的专长,所以当得知破获杀人碎尸案的竟是巡警时,很多同行都对许建国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3月的一个工作日,记者走进许建国的办公室时,他放下了电话,微笑着说,他刚接到调令,担任哈市松北公安分局副局长。许建国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笑容满面,让人很难把这个个子不高、略带腼腆的中年人与传闻中的“辣手神探”联系在一起。但一讲起破案过程,他果敢、坚毅的一面立即展露无遗。

  追逃网上“遇”发小

  2011年全国范围的“清网行动”开始后,许建国在追逃网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仔细一回想,此人是曾住在哈市平房区的杨树彬,与许建国是“发小”。追逃网上显示,2002年9月11日,哈市平房区无业人员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和吉林省吉林市女子戟红杰,在吉林市船营区一处公寓绑架了两名坐台小姐,勒索、抢劫16万元后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被害人杀害碎尸,案发后潜逃。近十年间,吉林警方对此案立案七次,辗转全国各地,但一直未将该团伙抓获。多年间,该团伙有分有合地在全国多地作案,抢劫碎尸10人,获得赃款200余万元,是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

  因为对主犯杨树彬“知根知底”,许建国主动请缨,成立了“911”专案组。摸排过程中,专案组发现杨树彬等人潜逃后,他们在哈市的家人也“失踪”了,初步判断杀人团伙成员已更名换姓、“漂白”身份。千头万绪中,专案组获悉几年前杨树彬的弟弟杨树凯曾回哈市挂号看病,但他自称已改姓王。

  杨树凯回哈看病的线索,是“911”案件侦破的关键。根据这一线索,以许建国为首的专案组对“王树×”和“王×凯”的个人信息进行了详细筛查搜索,最终锁定了住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王学凯”。“沿着这一条线索,我们继续对‘王学×’进行搜索,杨树彬团伙成员渐渐浮出水面。”许建国说。2011年11月,杨树彬等人在包头市被抓获,时过9年的绑架杀人碎尸案也随之告破。

  耐心排查锁定杀人恶魔

  “坚强的意志是破案关键。”许建国说,“密集的摸排工作是一项熬心血的事情,但在案情陷入僵局时,只要再坚持一下,或许就会看到转机!”

  四名杀人恶魔的落网,就与以许建国为首的专案组全面细致的摸排、筛查工作密不可分,而如此大量的筛查比对工作,对许建国等人来说也确实是一场意志力的大考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专案组走访了100多户居民、50多个单位,询问了300多人,才找到杨树凯已改名这一重要线索。但是,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已经改名的人,实在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

  再难也要查到底。许建国等人利用公安系统网上情报平台,对黄河以北的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等地一二线城市进行重点排查,“我们起初在杨树凯实际年龄上下5岁之内,对叫‘王×凯’和‘王树×’的人员进行搜索,排查了几十万人,仍然一无所获。”此后,巡警支队七大队拼尽全力,扩大搜索范围,将年龄上下浮动扩大至8岁,经过日以继夜的排查,杨树凯的头像终于出现在最后一页的倒数第三位上。

  “细节决定成败”

  许建国因查获杀人碎尸团伙而声名大振,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说意外,是因为破命案并非巡警所长,说意料之中,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方式,不放过一丝可疑线索。

  2011年夏,哈市城乡接合部出现了一个攀爬居民楼外墙入室盗窃的团伙,而且连续作案30多起。为了打击盗窃团伙,哈市警方加强了治安巡逻。在一次夜间巡逻时,许建国细心地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之人:炎炎夏日,这几个人却穿着厚厚的长袖衣服和胶鞋,并不断向楼上瞟。“穿着长袖衣服可能是想隐藏作案工具,穿胶鞋可能是便于攀爬,向上望可能是在寻找作案目标,这些迹象都显示他们与正常人不太一样!”发现可疑,许建国等人立即上前盘查,结果证明他的推断非常正确。根据这一线索,巡警支队七大队成功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件30多起。

  “细节决定成败,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这是许建国的座右铭,也指导着他行动的每一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