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祭祀用莲花炉。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3月29日讯(岳中彬 张鹏 记者孙晓锐)29日,省博物馆推出《追思先哲传承文明——龙年清明节特展》。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冥节、聪明节、踏青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逝去的先祖特意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各地都要举行不同的祭祀活动。两千年来,清明节追思先人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文明。
本次展览以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中的清明节为展览主题,深入、全面、开创式地挖掘中国传统民族节日中的文化魅力、互动展示经典传统民族节日内涵,让观众从精彩的民俗展览中感受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悠久历史与丰富韵味。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国传统节日对内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对外则是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大众实际的角度出发,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关键是要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理念。为此省博物馆在秉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结合当代大众心理,通过展示手段、表现方法及展陈设计的变化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