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在出租屋内进行检查。
东北网3月30日讯 以注册公司为幌子,非法销售药品和保健品,为扩大销售躲避打击,他们在各地报刊发布广告,留下400免费订购电话,雇用多名接线员记录,最后通过快递公司将药品和保健品邮寄出去。
3月22日,大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一举端掉了这个隐藏在出租屋内的非法售药窝点,现场查扣药品2479盒,货值金额7万元以上。
一封匿名举报信
“在萨尔图区一个出租屋内,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销售药品,他们将药品打包后,通过快递公司邮寄,我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上当……”3月22日早晨,一封匿名举报信送到了大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的办公桌上。
看到举报信上标注的地点,局长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专门销售假药的窝点,如果是这样,那对社会的危害将是巨大的。
局长立即拨通食品药品稽查局负责人的电话,要求他派执法人员秘密侦查,一旦确定举报情况属实,尽快进行查处。
俩便衣秘密侦查
根据多年的稽查经验,食品药品稽查局的负责人意识到,以注册公司为幌子,说明对方很狡猾,团伙作案的可能性较大。
想到此,他立即责成稽查一科科长带队侦查,并迅速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取得联系。
为便于开展工作,两名执法人员身穿便装前往举报地点——萨尔图新东风购物广场身后的2-31A号楼。在这里,多数是以打工和做生意为主的住户。为此,执法人员以租房为由,对附近情况进行了解。
据邻居称,他们经常看到被举报的出租屋总有人进进出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公司上门取货。
一名老者称,有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设在2-31A号楼,他们经销专治老年病的保健品和药品,但公司不对外售药,除非认识人介绍。
当日14时许,执法人员走进2-31A号楼,隔着门,隐约能听到打包装粘胶带的声音,还能听到工作人员的说话声,尤其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出租屋堪比大库房
经过近6个小时的蹲守,根据出租屋内的工作人员的谈话内容,执法人员初步断定,屋内肯定藏有药品。
掌握这些信息后,执法人员迅速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请求其全力配合。10多分钟后,民警赶到现场,并控制了该单元的唯一出口。
执法人员敲响了出租屋的房门,一名女子询问是谁,执法人员含糊地答:“是我,快开门。”对方并未迟疑,直接打开了门。
进入屋内,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后,发现屋内各种药品和保健品的宣传单到处都是,而药品和保健品数量堪比一家药厂的库房。有心安胶囊、参味补肾合剂、定坤丸等多种药品和保健品。
一名中年女子称,他们是工商局注册批准的公司,并出示了营业执照。经核实,该地址确实是经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保健食品等。然而,当执法人员要求其出示药品经营许可证时,女子直言不讳地说,公司未取得该证,并称他们不对外售药,屋内的药品和保健品是库存。
查扣药品2479盒
在现场,执法人员共发现固定电话4部,小灵通4部。检查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3名接线员镇定自若,照常接听电话,之后进行登记。
经初步了解,屋内有3部电话是400免费电话,还发现多个电话记录本,以及大量的银行汇款单据。执法人员接听了几个电话后发现,打电话买药的多为吉林、浙江、江苏等地的老年人。
浙江顾客王女士称,她在当地的一家报刊上看到了心安胶囊的广告,上面说,这种药是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厂家定点直销,价格优惠,还负责邮寄。王女士看到广告下面有400免费咨询电话,就尝试着拨打。经了解,其他拨打电话的人,与王女士的经历基本一样。
据执法人员粗略统计,10分钟时间,3名接线员就接了近30个订货电话。
执法人员在现场共发现4种药品,货值金额在7万元以上,另外还有两种保健品。民宅不具备药品存储的条件,加上工作人员无法提供药品的进货单据,也不能提供相应的代理证明,属于无证经营。执法人员依法暂扣了11箱药品,共计2479盒。
通过快递方式售药
询问得知,接线员董某系该公司法人代表的妻子,吉林人。她说,他们在各省市的有关健康和老年类的报刊上刊登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然后留下400的免费咨询电话。
董某说,为躲避执法部门的查处,公司通过快递向各地邮寄,平时她和另外两个女孩负责接电话,不忙时则负责装邮包,快递公司则负责每天到公司取邮包。
目前,董某因非法销售药品,且货值金额超过5万元,现已被刑事拘留。
另外,市食药稽查局将对暂扣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同时与生产厂家核实药品和保健品的真伪。